李淵派宜陽刺史史萬寶領兵守衛穀州城。

歸降王世充數月以來,秦叔寶、程知節靜觀天下形勢,他二人發現,在天下群雄之中,李淵寬宏大度,心胸開闊,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四方歸附之人,不論賢愚皆能人盡其用。

於是,秦叔寶、程知節便定下藉機投唐的計劃。

秦叔寶暗中派人與史萬寶聯絡,史萬寶欣喜萬分,雙方定下歸降之策。

一日,史萬寶率唐軍在穀州城東與王世充對陣,秦叔寶、程知節陪同王世充在陣前觀陣,與唐軍相隔有兩箭之地。

忽然之間,秦叔寶、程知節率數十騎越陣而出。

王世充心中疑惑,在未得到他的號令的情況下,為何秦叔寶、程知節衝出陣外?他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秦叔寶、程知節等人已向西馳行百十步。

秦叔寶、程知節等人向西馳行百十步後,兩人下馬,朝東向王世充施禮,秦叔寶高聲說道,「叔寶自投奔鄭公以來,深受鄭公殊禮對待,叔寶心中感激,常思報效。」

「然鄭公性好猜忌,喜信饞言,愚以為洛陽非我等託身之所,不能再為鄭公效命,就此向鄭公辭行。」

王世充被皇泰小皇帝封為鄭國公,因此秦叔寶稱王世充為鄭公。

秦叔寶說完,翻身上馬,也不懼王世充率人追殺,率領數十騎緩轡行向唐軍陣前,在馬上向史萬寶拱手施禮。

王世充和所率部眾見秦叔寶、程知節等人陣前投敵,都不禁愕在當場。

王世充本想率軍追殺,但又懼怕為唐軍藉機衝殺過來。

秦叔寶、程知節皆有萬夫不擋之勇,王世充一是怕大將臨陣投敵引起軍心浮動;二是怕將秦叔寶、程知節逼急了,他二人帶領唐軍返身殺回來。

所以,王世充只能眼睜睜看著,秦叔寶、程知節等人緩緩行到唐軍陣前。

王世充不敢輕舉妄動,無心再戰,只好下令鳴金收兵。

秦叔寶、程知節到了唐營之後提了一個要求,希望不要將他們留在穀州城抵禦王世充的軍隊。

他們的理由是,陣前背主投敵已是不義之舉,如馬上就與舊主以死相拼也不合人情。再則,他們剛剛來投,無法取信於人,不適合將唐軍士卒交給他們率領,即使史萬寶不起疑心,他們也要避瓜田李下之嫌。

史萬寶聽秦叔寶、程知節二人說得合情合理,也不想強人所難,就派人將他們送往長安。

秦叔寶、程知節到了長安,李淵知道他二人是天下無敵的猛將,實在是人才難得,天賜良才,他親自在兩儀殿接見二人,有相見恨晚之感。

李淵心中雖是喜歡秦叔寶、程知節人才難得,但是在如何使用他二人的問題上卻有些作難。

秦叔寶、程知節皆是天下難得一見的驍將,在跟隨李密、王世充之時都是身負重任,由首領親自節制,這兩人都有擔任一方統率之能。

假如將他們交給其他將帥統領,把他們作為一名普通將軍使用,是大材小用,會讓他們生出懷才不遇之心。

他們投奔大唐是衝著李淵,而不是其他的普通的朝中大臣。像李密、王世充這樣的一方雄主,尚且不能讓他們敬服,一般的將帥更不會被他們放在眼中。

另外來說,秦叔寶、程知節剛剛來歸附,如果將鎮守,或是掃平一方的重任交給他們,一是有悖常理,二是難孚眾望,朝中重臣肯定會不同意。

在如何使用秦叔寶、程知節的事情上,李淵思來想去,一直拿不定主意。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四零章 秦瓊咬金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