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籠中金雀(第1/3頁)
章節報錯
到了十二月,是李淵稱帝,建立唐朝的第一年年底。
此時,關中已定;
巴蜀、隴西、山西、河北大部已平。
域內仍有較大的幾股勢力,包括:山西、塞北交界的劉武周;河洛之間的王世充;河北、山東交界的宇文化及;山東的竇建德;幽州的羅藝;江淮之間的硃桀、徐元朗;江南的蕭銑。
另外,北有突厥,西有吐谷渾。
李淵與朝廷重臣商議後,確定了將來平定天下的大計。
李淵下詔:
任命秦王李世民為太尉、陝東道大行臺,授權其節度蒲州、河北諸府兵馬。
任命齊王李元吉為幷州總管,守衛晉陽,派遣殿內監竇誕、右衛將軍宇文歆輔助齊王。
任命酇國公竇軌為秦州總管,守衛隴西。
任命韓國公龐玉為梁州總管,守衛漢中。
任命李孝恭信州總管,領兵出巴蜀,平定江南。
李孝恭是李淵的從侄,李世民的從兄。
李孝恭和李世民,都是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的曾孫。
任命淮安郡王李神通為山東道安撫大使,授權節制大唐在山東的各路兵馬。
出山西、河北,平定山東。
李神通是李淵的從弟,李世民的從叔。
李神通和李淵,都是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的孫子。
李密投奔李淵之後,魏徵跟隨李密到了長安。
李淵任命魏徵為秘書丞,派他到山東勸說李密舊部歸降。
魏徵到達黎陽,勸說徐世勣。
徐世勣以李密的名義獻出黎陽城,李淵感慨徐世勣「不背德,不邀功,乃是真正的純臣!」賜徐世勣姓李,改名:李世勣。
李淵的計劃是,由李世民、李元吉、李孝恭、竇軌、龐玉,守衛三陝、河北、山西、隴西、巴蜀等已平定之地。
南面由李孝恭出巴蜀平定江南,北面由李神通出山西、河北平定山東。
中間先由魏徵、李世勣出面,勸降李密舊部,最後南北夾擊平定中原。
對於李淵的計劃,李世民並不同意。
他主張先掃平山西與突厥交界的劉武周,穩定後方之後,再東出潼關逐鹿中原;平定河南、山東以後,江南傳檄可定。
但是李淵卻有他自己的想法。
李淵認為李世民在晉陽起兵之時,已立下大功,三輔之地也是由李世民帶兵平定,剛剛又平定了隴西。他不想再讓李世民立下平定天下的蓋世奇功。
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都是李淵的兒子,在李淵心中,他們三人都是李淵的愛子,他並沒有偏向哪一個人之意,也不想將來為了皇位,兄弟之間以死相爭。
在李淵的思想中,剛剛覆滅的隋朝有前車之鑑,就是因為楊廣在統一天下時,功勞太高,得到了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喜愛,而產生了廢太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的想法。
結果是,楊廣成為太子後,殘害兄弟,自斷手足;登基後自負才高,窮兵黷武,不顧百姓死活,導致隋朝滅亡。
既然李建成作為嫡長子,被立為太子,李淵就想讓他繼承大位,他不想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兄弟相殘。
李淵的出發點很好,為人父母,舐犢情深,顯示出李淵作為父親的一番慈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