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較量無形(第2/3頁)
章節報錯
長房,甄氏孀居,兩個兒子因父親長孫無乃身死王事,受皇命蔭恩。
二房,長孫無逸官居五品。
按說,長房、二房都可以另立府邸。
但如今,長孫晟身體康健,兩房都不能提出分家,大家就只能在一起住著。
既然不分家,孩子們大了,就要添置房舍。
高秋娘聽長孫晟說要新建房舍,就道:“添置房舍是必須的,但也不急於一時。”
接下來幾日,高秋娘安排人把秀水閣收拾停當。
幾個孩子各帶一僮兩婢,高高興興地搬了進去。
長孫湛、長孫漸更像是剛剛出籠的小鳥,感覺是進入了自由的天地。
秀水閣位於花園澄心湖東面,周圍翠竹環抱,原來是招待外來客人的三進院子。
一進院正中是二門,連著後院,兩邊各三間廳。東邊三間作為四人會客的地方。倒坐房住書僮、男、女管事和服侍的雜役。
二進院正房三間,東西耳房各兩間,東西廂房各三間。長孫無忌住正房,長孫鴻住東廂,長孫湛、長孫漸共住西廂,婢女們住後罩房。
孩子們從內院搬出來,高秋娘還是很不放心,畢竟都是些孩子,怕生出什麼事來。
四個孩子和幾個婢女都是十幾歲年紀,正處於人事懵懂之時,不定哪個春心萌動,生出個小孩子出來,傳出去實在是丟臉的事情,這事不得不防。
所以,在秀水閣之中,高秋娘對男女間的來往,要求也格外嚴厲。
這天一早,高秋娘來到秀水閣,讓玉菡在客廳門前擺下坐榻和几案,招來所有在此服侍的家僕僮婢,站在中庭聽她訓話,定立規矩。
別看高秋娘平時溫婉端莊,但嚴肅起來,卻讓家僕僮婢不敢逼視。
眾人聽高秋娘訓示,一個個叉手低頭,凝神屏息,大氣都不敢出。
高秋娘強調關鍵一點:“婢女無事不得出後院,書僮、男僕任何人不得進後院。有不守規矩,做出醜事,或勾引各位郎君學壞者,輕則發賣,重則打死。”
在安排好秀水閣孩子們同時,長孫熾也給長孫晟傳來了李淵的回話。
他說竇氏很樂意結識兩位夫人,只是武功離京城有近百里路程,乘車回京需要幾日行程。
另外,竇氏認為京城嘈擾,魚龍混雜。
怕兩家不避嫌疑來往,說不定會引來閒話。
李淵問能不能安排個清靜的地方住下,讓竇氏繞道過去,這樣不但能夠掩人耳目,還可以多盤桓幾日。
接到李淵的回話,高秋娘心中欣然。
只要國公府不小看長孫將軍府,觀音婢和李世民的婚事就有些眉目。
為謹慎起見,高秋娘覺得,還要將各個細節與長孫晟商量一番。
她讓玉菡在門外守著,自己和長孫晟隔案而坐,認真推敲將會出現的每一種可能。
高秋娘從食盒中拿出一顆核桃,用鐵夾“咔”地一聲夾開,剝去外殼,伸出纖手將桃仁遞給長孫晟。
不緊不慢地說道:
“看來國公府是真有誠意與咱家來往。不然,以竇氏的脾氣稟性,怎會屈尊降貴,不辭辛苦,遠行上百里前來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