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途徑各有利弊。父兄多是世務繁忙,難以專心授學;母親傳承,多被才學水平所限;請先生授課,又囿於男女有別。

如長孫將軍府這般,由高秋娘這樣的才女授課,能在家裡開女子學館的,少之又少。

甄氏、庫氏和賀蘭氏,眼看著自己的女兒漸漸長大,也都把她們的教育放在心上,但也是有心無力,苦於自己才學有限,在自己院裡,只能教她們識幾個字,和一些簡單的東西。

現在聽說高秋娘要在自家開學館,三個人都興奮異常,感謝幫她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聽說學館設在翰墨齋,根本不用高秋娘操心,三個兒媳就安排各自院中的僕婦去幫忙收拾。

不到兩日,一切都收拾停當,擺設一新。

學館就要開學了,高秋娘由丁娘子陪著,先到學館看看。

兩人在翰墨齋看了一圈,覺得十分滿意。

高秋娘又安排丁娘子,再配置一些棋具、琴具和書寫繪畫之物。

從翰墨齋出來,高秋娘心情非常舒暢。

長孫晟不在家,她總算為兒孫們做了一件大事,這可是有利於家族長遠的事。

心中想著,她有點躊躇滿志了,暗暗給自己鼓勁,一定要把這個學館辦好。

時值初夏時節,天氣還不算太熱,天空一片湛藍,是那麼的澄徹、通透,抬起頭能隱隱看到城南的遠山。

她和丁娘子走到仙雨亭坐下來。

對面澄心湖裡的荷花,已開始綻放,點綴於綠葉碧水之間。

滿園的綠色,生機盎然。

枝梢之上,那些嫩嫩的綠葉,顯得格外的與眾不同,帶著一絲的青澀,在陽光的照射下,微微透著亮光。

她覺得,那池中的花和枝頭的嫩葉,就是生命繁衍的希望。

觀音婢這一年多來的成長,給了她太多的驚喜。

夫君遠行,兒子不再身邊,她幾乎將全部的精力,傾注在她的身上。

這孩子雖然有些刁蠻,但行止還算有度,也多少有點善解人意。

雖然還有些不足,高秋娘相信,經過自己不斷的校正和調教,她會變得越來越好的。

在今後的日子裡,她覺得還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

長孫無忌歸家之時,長孫將軍府的女子學館,已開了一年。

這一年之中,孩子們的學業都有了很大提高。

觀音婢的棋藝,更是突飛猛進。

高秋娘和她對弈,已覺有些吃力,輸棋對高秋娘來說,竟成了常事。

長孫無忌聽母親述說,府中兩年來發生的事情,沒想到變化如此之大,真有山中一日,世上一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