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立嫡以長(第2/2頁)
章節報錯
裴寂既然知道李淵心中所想,自然就有了自己的主意。
這日,在兩儀殿與幾位大臣商議完朝政,李淵讓裴寂隨他一同到萬春殿。
到了萬春殿,李淵邀裴寂一同在龍榻之上促膝而坐,就立太子之事徵詢裴寂的意見。
按照常理來說,裴寂和李世民在晉陽之時,是共同策劃起兵之人,他應該更希望李世民被立為太子。但是裴寂卻不這麼想。
自從與李世民認識以來,裴寂對李世民已經瞭解很深,他發現李世民太有主見,很難被別人所左右,像他這樣靠曲意奉迎起家的人,在李世民面前就沒有生存的空間。
而李建成則待人忠厚一些,忠厚之人,耳根子就軟,更能聽從別人的意見,所以在李建成面前,裴寂的技能則有更多施展的餘地。
在權衡利弊之後,裴寂心中更樂於讓李建成做太子。
另外,在禮教宗法面前,連李淵都無能為力改立李世民為太子,裴寂又何苦勸李淵去做根本辦不到的事?
李淵問裴寂,「大郎、二郎兩人之中,裴公以為立誰為太子最為妥當?」
裴寂老奸巨猾,他知道李建成、李世民都是李淵的愛子,他不會蠢到踩一個捧一個,而是將李建成、李世民都誇讚了一番。
裴寂對李淵道,「大郎忠厚仁愛,二郎英武多智,兩位殿下都有過人的才幹,立誰為太子都將是很好的儲君。如今天下未附,人心思定,在立太子之事上,最好還是以不引起人心浮動為宜。」
裴寂雖未明說,實際上是在暗示李淵,如今天下未定,不要因為立太子之事起了紛爭,造成父子、兄弟不和,這恰恰正是李淵所擔心的事情。
李淵道,「大郎是唐王世子,立他為太子,是順理成章之事,朝中眾臣也不會因此事起爭執,但這會不會埋沒了二郎的一身才華?」
裴寂不想就立誰為太子明確表態,怕將來因此事留下話柄,仍將決定權推給李淵,他推辭道,「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立哪位殿下為太子,陛下心中應該有數,在冊立太子這件事上,臣不敢置喙。」
問過裴寂,李淵又問劉文靜。
劉文靜心中支援李世民,但他是工於心計之人,不會看不清當下的情勢,知道在當下改立李世民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李世民已對他有過交代,讓他不要輕言太子冊立之事,因此在李淵徵詢他的意見時,劉文靜也沒有建議立李世民為太子。
為立太子之事,李淵徵詢了一圈人的意見,但是沒有一個人提及要立李世民為太子。李淵對李世民雖是喜歡,也無力改變當下的情勢。他心中為李世民惋惜,又擔心李世民因為未被立為太子心中生出怨憤。
這幾年李世民一直跟隨在李淵左右,從謀取兵權、到晉陽起兵、再到如今定鼎關中,其中李世民所起到的作用,別人不清楚,李淵卻心知肚明。
李淵回想起這些年走過的路,每一個重要節點都有李世民和觀音婢的付出。
在謀取兵權時,是李世民、觀音婢拿出了贏得楊廣信任的方略。
收附、剿滅河東、山西盜匪,是李世民、觀音婢巧施妙計。
北擊突厥,是李世民身先士卒,衝鋒陷陣。
晉陽起兵,李世民更是功不可沒,在李淵沒有同意的情況下,他私下積極謀劃,拉攏、吸納各種英雄豪傑,晉陽起兵能免圓滿成功,李世民功在第一。
但是,所有這些事情,都是不可向外人說的秘密,在外人看來,這一切都是陰謀詭計。
李淵又怎能把這些作為,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理由?
在晉陽起兵時,所有關鍵的事情都已經做完,李建成才到達晉陽。
但是僅僅因為他是李淵的長子,就被立為了唐王世子。
李世民從頭至尾付出那麼多努力,最終卻為大郎李建成做了嫁衣。
李淵也不知李世民在冊立太子這件事上會作何感想,於是他決定單獨召見一下李世民,聽一聽李世民自己是何想法。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零五章 立嫡以長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