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零章 佞臣禍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原來,在三月初,宇文智及、司馬德戡、趙行樞、薛世良等人密謀宮變,決定推舉宇文智及的兄長、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為首領,商量好之後,才告訴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性格怯懦,只得聽從了眾人的安排。
三月十一日凌晨,司馬德戡等人領兵,從江都行宮玄武門進入宮城,裴虔通和元禮帶兵進入永巷,在一位美人指引下找到楊廣所藏的地方。校尉令狐行達拔刀衝上去,將躲在窗後楊廣抓獲,裴虔通帶兵守住楊廣。
天明後,司馬德戡迎接宇文化及入朝堂,稱其為大丞相。裴虔通逼楊廣上馬,準備送他到朝堂,楊廣嫌他的馬鞍破舊,換過新的才肯上馬。
裴虔通牽馬出了宮城門,宇文化及讓人傳話道,「何用帶此物出來,趕快弄回去處置了。」
裴虔通又將楊廣帶回寢殿,裴虔通、司馬德戡等拔出兵刃站在邊上,準備行刑。
楊廣嘆息道,「我有何罪?」
叛將馬文舉道,「陛下拋下宗廟不顧,不停巡遊,窮兵黷武,極盡奢侈荒Yin。致使男丁死於刀兵之下,婦女弱者死於溝壑之中,民不聊生,盜賊蜂起;任用奸佞,文過飾非,拒不納諫,怎麼說沒罪?」
讓楊廣沒有想到的是,他做的這一切都是宇文化及的父親宇文述、還有宇文化及兄弟和身邊這些近臣慫恿的,事到臨頭,一切罪責全推到了自己的身上。這反而成了他們殺自己的理由。
楊廣道,「我確實對不起百姓,可你們這些人,享盡榮華富貴,為何還要這樣?」
宇文化及派封德彝宣佈楊廣的罪狀,楊廣鄙視地對封德彝道,「你是士人,為何也幹這種事?」封德彝羞紅了臉,退了下去。
楊廣的兒子趙王楊杲才十二歲,在楊廣身邊不停地嚎啕大哭,裴虔通揮刀將趙王楊杲斬為兩斷,鮮血四濺,濺到楊廣的衣服之上。
然後要殺楊廣,楊廣道,「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麼能對天子動刀,取鴆酒來!」
馬文舉等人不答應,讓令狐行達按著楊廣坐下。楊廣自己解下練巾交給令狐行達,令狐行達用練巾將楊廣勒死。
楊廣死後,蕭皇后和宮女撤下漆床板,做成小棺材,將楊廣和趙王楊杲一起裝殮,停柩在西院流珠堂。
楊廣的死訊傳到長安已是四月底,李淵聽說以後失聲痛哭,說道,「作為臣子,君主失道卻無法挽救,怎不讓人悲痛?」
李淵問李建成、李世民今後該如何打算,李建成、李世民皆認為,如今關中已定,既然早晚要自立稱帝,就要當即立斷,越快越好。不能效仿曹操、司馬昭,最終在後世留下權臣跋扈、欺侮幼主的惡名。
於是李淵開始與文武官員籌劃讓楊侑禪位之事。
晚上,李世民回到府中,和觀音婢談起楊廣被殺之事,兩人不禁感慨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談論了一陣子楊廣,李世民便讓觀音婢給他說李淵的不凡之處。
觀音婢問李世民,「自母親過世之後,不過三四年時間,阿爺從一個四品的文職官員,到掌握山西五郡軍政大權,再到如今即將自立為帝,你是否認為阿爺靠的全是運氣?」
李世民沉思了一會兒,說道,「縱觀古今,開國之君沒人能夠憑運氣當上皇帝,無一不是殺伐決斷,宏圖偉略之人。」
觀音婢帶著敬佩之意,由衷地說道,「這幾年我觀察阿爺,越來越覺得他高深莫測。他看上去優柔寡斷,實則是賣傻裝痴。」
李世民不解道,「如何賣傻裝痴?」
觀音婢道,「這幾年他騙過了許多人,讓外人都以為他胸無大志、沉迷酒色、放浪形骸,實際上是在扮豬吃老虎。」
李世民笑道,「阿爺只所以這樣,不是也有阿婢出謀劃策的功勞?」
觀音婢道,「我們是給阿爺提了些建議,關鍵是他演得逼真,連我們都不知道他何者是真?何者是假?我們平時看到他遇事優柔寡斷,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卻能當即立斷。」
李世民靜靜聽觀音婢分析,他甚至無法相信觀音婢所說的是他的父親。
他還真正沒有仔細揣摩過自己的父親李淵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觀音婢心有餘悸地問李世民,「你有沒有覺得阿爺很可怕?」
李世民覺得觀音婢的話有些危言聳聽,不以為然地道,「阿爺待人寬厚,不厲詞色,有何可怕之處?」
觀音婢撇撇嘴搖頭道,「我可不敢再以外表來看阿爺,他是外寬和而內精細,外人笑他傻時,他卻心中暗笑,眯著眼窺視別人如何表演。」
李世民笑道,「你說得有些過分,阿爺哪有你說的那麼高深難測?」
觀音婢壓低聲音警告李世民,「你可不敢小看阿爺,以後不能在他面前耍小聰明,不管是好是壞,你都要在他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你耍小聰明之時,他可能不會說出,實則他卻已經看破。」
李世民看觀音婢說得認真,點頭道,「好,你說的話我記下了。」
此時,外面已敲了二鼓,李世民慵懶地伸了一個懶腰,顯出有些疲倦的樣子。
觀音婢見李世民好像沒有將她的警告放在心上,所說的話也好像在敷衍自己,她心裡本來還有些話要說,見此情景也只好先憋在心裡,微笑著問李世民,「世民阿兄是否困了,要不我們就早點歇息。」
李世民的眼中閃出異樣的光,帶著一絲促狹的笑看著觀音婢,問道,「是否和前日一樣歇息?」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零零章 佞臣禍國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