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親上加親(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非要親一下觀音婢。
觀音婢非要李世民告訴她想將襄陽縣主嫁與何人。
李世民有求於人,不得不答道,「是竇誕。」
觀音婢問,「竇誕是何人?」
李世民答道,「舅父竇抗的三子,我的從兄,官職是大丞相府祭酒,安豐郡公。你看能不能配得上二姊?」
觀音婢又問,「多大年紀?」
李世民道,「今年應該是三十八歲,年前剛歿了阿嫂。」
觀音婢沉吟了一下,點頭道,「比二姊大十五六歲,還算是比較合適。你和從兄說起過此事沒有?」
李世民呵呵笑道,「我昨日剛回來,這事你昨日剛說,哪裡有時間和從兄說起?」
觀音婢看上去對襄陽縣主的婚事很上心,催促道,「這事要抓緊,一旦有人給從兄提親,二姊就錯過了機會。你如今正好沒事,最好現在就去見一下從兄。」
李世民故意推託道,「這事哪用得著這麼急,我看明日再去也不遲。」
觀音婢轉而漠不關心道,「反正那是你家二姊,去不去由你。」
說著又伸出手去拿書,李世民將書搶在手中,說道,「讓我親一下就去。」
觀音婢看著李世民不說話,李世民見有機可乘,跪起身向前探著身子,雙手抱著觀音婢的頭,在她腦門上重重親了一下,然後轉過身穿鞋下了羅漢床,準備去找舅父竇抗。
觀音婢見李世民準備離去,數落道,「費這麼大勁就為了親一下,也不知是擋飢還是擋飽?」
接著又道,「你趕快去,回來我還有重要的事情和你說。」
李世民答了一聲好,轉身離開房間。
李世民出了通義裡,來到路西的延康裡,竇氏夫人的從兄竇抗就住在延康裡。
竇氏夫人去世之前,李淵與竇家來往甚密,與竇氏夫人的從叔竇威、從兄竇抗、竇軌關係很好,對他們三人極是敬重。
李淵晉陽起兵之後,竇氏夫人的從叔竇威、從兄竇抗、竇軌都率眾響應。
攻下長安之後,李淵任尚書令、大丞相,晉封唐王,急需治理國家的信任之人,就將竇家之人委以重任。
竇威任大丞相府司錄參軍,參與制定朝廷典制
竇抗授為將作大匠。
竇軌授相府諮議參軍,封贊皇縣公。
通義裡與延康裡只有一路之隔,以前在長安的時候,李世民是竇抗家的常客,門房的老僕與李世民認識,見李世民前來,也不通報,直接領他去竇抗外院書房。
到了書房門口,侍從進去通報後,竇抗請李世民進入書房。
竇抗的母親是楊廣的姑母安成長公主,竇抗曾任豳州總管,陳國公。漢王楊諒造反時,楊廣懷疑竇抗存有二心,將他除名為民。
竇抗以前的身份和李淵一樣尊貴,他是隋文帝的外甥、陳國公,李淵是獨孤皇后的外甥、唐國公。
如今,李世民雖然官職、爵位比竇抗高,但他是李淵敬重之人,是李世民的舅父,所以李世民見了竇抗,一點都不敢失禮。
竇抗正一人坐在書房中廳羅漢床上看書,見李世民進入書房,微笑著問,「二郎來了?」
李世民恭恭敬敬向竇抗施禮,向舅父問好。
竇抗含笑點頭,以手示意李世民,「二郎快坐。」
李世民依言在几案對面坐下,侍從為竇抗、李世民各斟了一盞解暑湯。
竇抗生性率直,為人大度豁達,他笑吟吟地看著李世民,像看著自己的孩子,和氣地問李世民,「聽說你和大郎昨日才回到長安,這次東征洛陽感覺如何?」
李世民在竇抗面前也不拘束,微笑著答道,「此次東征洛陽只是小勝,世民覺得如今關中還未鞏固,東都洛陽還未到決戰之機。」
竇抗微微點頭,同意道,「二郎的想法很對,我也認為在東出之前,要先掃平身後的薛舉,以防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