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精心設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日正旦,長孫順德、竇琮、劉弘基、長孫湛夫婦都領著孩子來給李淵拜年。
院裡有了孩子才有了過年的氣息,李淵照例給孩子們都發了壓歲錢。
因為李淵在上午還要帶領太原的文武官員到晉祠祭祀,長孫順德等人拜過年之後都到李世民、觀音婢院中去玩。
孩子們由婢女、僕婦們領著在庭院裡遊戲,李世民、長孫順德等人在客廳敘話,觀音婢則和頓氏、遊氏、崔氏、馨兒在內室閒談。
如今的頓氏、遊氏、崔氏和馨兒,個個都是春風滿面,說起自己的郎君都一臉的驕傲。
竇琮的妻子游氏說話總是心直口快,「我家郎君自從剿匪回來之後,不知中了什麼邪?天天在家中逼著我家兒子奉操練習射箭。還說只有從小練,才能練成二郎和順德郎君那樣的「追風箭法」。」
崔氏笑著問,「你家郎君該不是,看到二郎君和順德郎君,一箭將賊首甄翟兒射死羨慕了吧?」
馨兒呵呵笑著糾正,「不是一箭,是每人三箭。」
遊氏問馨兒,「「追風箭法」是啥箭法?竟然能讓我家郎君如中邪一般。」
馨兒好像自己是箭術方面的行家,驕傲地向遊氏介紹,「「追風箭法」就是射手連著射出三箭,後面兩支緊跟在前面一支首尾相連,沒有人能夠躲過這連續射出的三箭。」
崔氏也神乎其神地說道,「聽我家郎君說,他和二郎君第一次見面時,二郎君就在他幞頭上射了一個洞,要是朝身上射,他即刻就沒了性命。」
遊氏好奇地問馨兒,「這麼厲害的箭法,二郎和順德郎君是從哪學的?」
馨兒聽遊氏和崔氏在談論「追風箭法」厲害,臉上顯出得意之色,「這種箭法,我家郎君也會,他們都是向我郎君的祖父學的。」
遊氏一時沒有轉過來彎子,緊接著問,「你郎君的祖父是哪位高人?竟然教出這麼厲害的徒弟?」
崔氏抿嘴笑道,「丁娘子郎君的祖父,就是長孫娘子的父親長孫將軍。」
崔氏這麼一說,遊氏才恍然大悟,自嘲道,「我真是個糊塗蟲,竟將這事忘了。」
幾個人聽了都不禁掩口而笑。
馨兒問遊氏,「舅公是如何教奉操練箭?」
遊氏道,「就是對著靶子一直瞄,然後射出去。」
馨兒搖了搖頭,「「追風箭法」不是這麼練的。」
然後,對著遊氏呵呵笑道,「你讓奉操拜我為師,我可以教他。」
遊氏喜道,「真的假的?」
觀音婢瞪了一眼馨兒,對遊氏道,「舅母不要聽她瞎說,她連弓都拉不動,如何教人射箭?」
馨兒聽了撲哧一笑,遊氏才知道她在騙人,在馨兒背上輕輕捶了一下,嬌嗔道,「馨兒就會騙人。」
於是幾個人便笑作一團。
大年初一,熱鬧了一天。
送走所有客人,到了晚上,李世民、觀音婢才有時間商量勸說李淵之事。
除夕之夜,李世民、觀音婢與李淵徹夜長談,李淵始終堅持時機不成熟,不能早做準備。他心中的顧慮太多,怕走露訊息。
李淵和裴寂、唐氏兄弟、武士彠、劉世龍雖然來往很多,但對李淵對他們都不是完全信任,除了李世民、觀音婢,他心中時刻提防著每一個人。
觀音婢和李世民在炕上隔案而坐,提起李淵的態度,兩人心中都一樣焦慮。
舉兵起事這種大事,事前必須朝廷周密的部署,如果不提前準備,即使再等上一年,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始終是瞻前顧後,就一直下不了決心,難作決斷。
李世民憂心忡忡地對觀音婢道,「根據眼前的形勢,已不能再等,必須儘可能提前做好一切準備,如果再等下去就會失去先機。」
觀音婢對李世民的想法深表贊同,「假使在準備的過程中,走露了訊息,我們可立即舉兵,也比毫無準備情況下倉促舉事要強得多。即使不完全盡如人意,也可以隨機應變。」
李世民看著觀音婢,眼神十分堅定,「勸說阿爺仍是當下的燃眉之急,要想辦法讓阿爺早點同意做起事的準備。」
觀音婢默默思索了一會兒,微笑著對李世民道,「勸人要選好時間,一個是在其高興之時,一個是在其驚懼之時。你想一想何事能讓阿爺高興,何事能讓他驚懼?」
李世民想了想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阿爺和阿孃最是迷信,他二人最信相術和各種預言,我們兄弟的婚事他們都曾找方士來算,有位書生說阿爺有貴人之相的事,他們都念念不忘,始終都信以為真。」
觀音婢喜道,「那就從面相和民間的預言著手,讓人說他可以當皇帝。」
李世民對這種做法也不是太有把握,「不管可不可行,我們暫且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