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揚威霍邑(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淵率步兵,從東面向北衝殺。
戰鼓未響,兵刃已接,衝殺之聲響徹雲霄,「義軍」瞬間對霍邑守軍形成四面包圍之勢。
戰不多時,李淵命人大喊已斬殺宋老生,霍邑守軍聞聽以為是真,軍心大亂,爭先恐後逃向城門。
然而,通向南門的路已被李世民所率騎兵截斷,通向東門的路已被李建成截斷。
困獸猶鬥,被圍的霍邑守軍,仍鋪天蓋地湧向東門,李世民、李建成率騎兵在西面截殺。
李世民與段志玄並馬而戰,斬殺逃向東門的守軍。他騎騰霜寶馬左衝右突,手刃敵軍士卒數十人,雙袖皆被鮮血染紅,臉上滿是血汙。
面對仍然不斷湧上來的霍邑潰軍,李世民勒馬揚槊,高聲斷喝「進前者死」,猶如一尊煞神。潰兵驚懼,再不敢向前。
宋老生見軍心已亂,也無心再戰,縱馬馳向東門,然而此時城門已閉。宋老生來到城牆之下,向城上呼喊,城頭守軍垂下繩索,宋老生下馬,準備跳進護城河攀著繩索上城。
就在些時,劉弘基駕夜魅寶馬急馳而至,揮槊擊其頭上,宋老生腦漿迸濺,轟然倒地。劉弘基下馬,取刀斬下宋老生首級,挑於槊上,驅馬繞場高呼「宋老生已被斬首!」
霍邑殘兵敗將見統帥已經授首,皆已心驚膽寒,紛紛拋下兵器向「義軍」納降。
「義軍」未時到達霍邑,申時兩軍刀兵相接,從開戰到城外戰事結束,不到半個時辰。
城外戰罷,全軍將士士氣正盛,李淵命繼續攻城,沒有攻城器械,官兵皆徒手攀城而上。守城的只剩少數老弱殘兵,紛紛不戰而逃。
「義軍」申時開始攻城,酉時便佔領整個霍邑。
日暮時分,李世民信步登城。
正是紅日西沉,遠山如黛,殘陽如血。
城頭之上,遍插絳白兩色旌旗,秋風徐起,李世民身上徵袍汗漬血汙漸幹,微覺絲絲涼意。
舉目東望,數里之內,屍橫遍野,殘肢滿地。
剛剛還是殺聲震天的四野,如今已歸於沉寂。
天際倦鳥歸林,軍角嗚咽,如泣如訴。
李世民看滿地殭屍相枕,感慨萬千生命於旦夕之間魂歸他處。
亂兵之下,善惡不分,刀劍無情,忠奸不辨,但凝思細想,一場惡戰結束,不知又有多少父母失去了兒子,多少家庭失去了家中的樑柱。
躍馬衝殺之時,豪氣干雲,如今靜思,黯然神傷。
李世民在心中祈願,但求此戰立威之後,少些殊死搏殺,大軍所到之處,各處守軍都能望風而降。
八月初四,李淵慰撫霍邑城內官員百姓,對於宋老生部下屬眾,一律予以免罪,按照相應的級別授予官職。挑選身強力壯的男丁勸其從軍,對於家在關中,想要歸鄉者,全部授予五品以上的散官,讓他們返家。
對戰敗身死的宋老生,也不絲毫輕侮,採用四品官員的禮節予以安葬。
戰俘降將一個個喜獲新生,無不歡悅鼓舞,願意跟從效命。
慰撫完霍邑官員百姓,軍旗南指,大軍繼續向南。
八月初八,臨汾不戰而降。
八月十二日,到達絳州,郡守陳叔達不降,率兵拒守。
八月十三日,李淵命義軍卯時攻城,不到兩個時辰,佔領全城。
郡守陳叔達及其部下,自縛見李淵請罪,李淵如同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般,沒有責罰任何人,各級官員仍各按原來的職務任命官職。
八月十五日,到達龍門。
按照李世民的計劃,不攻打河東屈突通守軍,而是從龍門向西,經汾陰渡黃河,過黃河之後,再經韓城、郃陽,直接佔領永豐倉。然後兵臨長安城下。
對於下一步的進軍路線,「義軍」將領有不同意見。
裴寂認為應當選攻下河東,再揮兵西進。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八八章 揚威霍邑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