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觀音婢商議,只有讓武士彠、劉世龍進一步贏得王威和高君雅的信任,武士彠、劉世龍才能參與他們的機密。

觀音婢問李世民,「你仔細想想王威、高君雅手下,現在需要什麼樣的人?」

李世民將盞中的酪漿喝完,將碗盞放在炕几上,觀音婢又給他斟上一盞,李世民順手端起,卻沒有馬上就喝,端在手中有暖暖的感覺。

他分析道,「如今世道混亂,晉陽的文武官員都在權衡利弊,有的心向阿爺,有的在等待觀望,對於王威、高君雅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怕與他們交往過多引起阿爺的猜疑。」

「王威、高君雅想要在晉陽立足,確實需要信得過的人做為幫手。」

「但做官之人,有幾人是傻子?在這個時候,有幾人會不考慮將來的出路?除非是別無選擇的人,才會死命地和王威、高君雅綁在一起。」

觀音婢認真聽李世民分析,覺得他與自己的看法基本一致,王威、高君雅現在需要的是與他們同仇敵愾的人,是敵視李淵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會與王威、高君雅一心。

如今在晉陽城中幾乎沒有這樣的人,觀音婢打算包裝出來兩個這樣的人。

她靠近炕幾,小聲對李世民道,「我想讓武士彠、劉世龍偽裝成仇視阿爺的人。」

李世民呵呵笑道,「阿婢難道要用,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

觀音婢搖頭,「我不用「苦肉計」,我要用「反間計」、「無中生有」之計。」

李世民道,「你說的反間計,我清楚所指的是何意,就是王威把武士彠、劉世龍作為監視阿爺的間細,而實際上卻為我所用,成為我們派在他們身邊的間細。」

「那麼你說的「無中生有」之計是什麼?」

觀音婢問李世民,「商人最看重的是什麼?」

李世民想都不想即答道,「商人重利,視錢如命。」

觀音婢接著問,「假如有人貪得無厭,一直向商人索要錢財,他們會怎麼想?」

李世民笑道,「那不和要他們的命差不多。」

接下來,觀音婢向李世民詳細說了她的打算。

武士彠、劉世龍以前都是商人出身,是太原郡數一數二的富戶,以前兩人受王威、高君雅所派,到李淵身邊當臥底、間細。

如今,武士彠、劉世龍見跟著王威、高君雅將來沒有前途,都願意死心踏地追隨李淵。

觀音婢想利用武士彠、劉世龍的特殊身份,來監視、迷惑王威、高君雅,實施反間計。

但是要想讓武士彠、劉世龍發揮更大的作用,就要讓他二人進一步取得王威、高君雅的信任,要能參與他們的核心機密,這樣才能對王威、高君雅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

那麼,如何讓武士彠、劉世龍進一步取得王威、高君雅的信任呢?

觀音婢準備實施另外一個「無中生有」之計。

她要讓武士彠、劉世龍不斷向王威、高君雅哭訴,說李淵沉迷於酒色,揮霍無度,為了維持自己的開銷,無節制地向武士彠、劉世龍索要錢財。

讓武士彠、劉世龍裝出表面上不得不委屈求全與李淵交往,私下裡卻對李淵恨得咬牙切齒的樣子,向王威表示要設法扳倒李淵,然後由王威取而代之。

眼下王威、高君雅正需要對他們誓死效忠的人,看到武士彠、劉世龍這樣惱恨李淵,必更加器重他們。

另外,觀音婢還準備編造一些李淵的私密之事,分別由武士彠、劉世龍向王威、高君雅彙報。王威、高君雅透過武士彠、劉世龍兩下一印證,兩人說的基本一樣,就會更加相信他們所說的是真的。

李世民聽觀音婢將整個想法說完,不禁拍案稱奇,「阿婢真是運籌帷幄、智計百出,比諸葛孔明都不遜色。」

觀音婢洋洋得意笑道,「諸葛孔明之才,僅能達到天下三分,長孫軍師之計卻要一統天下。」

李世民見她頑皮模樣,戲謔道,「我現在才明白,為何阿爺會誇你「處變不驚,喜怒不形於色」,原來是臉皮太厚所致。」

觀音婢也不理李世民的調笑,轉而抿嘴笑道,「只是把阿爺說得這麼不堪,是不是有損阿爺的形象?」

李世民卻不以為意,「沒事,這幾年阿爺要的就是這種效果,故意給外人留下一個敗家子的表象,他這是扮豬吃老虎。」

觀音婢微笑著對李世民道,「我還準備編造一個你與阿爺,父子不和的假象,也不知道世民阿兄是否同意?」

李世民用夾子夾開一個核桃,取出果仁,遞給觀音婢,無所謂地道,「只要阿婢認為合適,我就同意。」

觀音婢伸出小手接過核桃仁,將其中一瓣放在嘴裡,邊吃邊說道,「我先說完,你再說同不同意。」

觀音婢的想法是,武士彠、劉世龍要想贏得王威、高君雅的信任,必須提供一些讓他們認為有價值的資訊,如果每次見到王威、高君雅,都說李淵在喝酒、沉迷女色,時間長了王威、高君雅就會厭了,認為武士彠、劉世龍不夠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