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太原監獄(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等段志玄的時候,李世民在想,監獄是個什麼樣子,他心中有些好奇。
等到段志玄到來,天已過了酉時。
李世民讓陸崢帶上酒菜,與段志玄三人一起來到太原郡監獄。
此時段志玄的父親,太原郡司法書佐段偃師,已在獄中等候。他安排獄卒放李世民、段志玄和陸崢三人進入牢中。
以前,李世民從未進入過監牢,今日是生來第一次來這種地方,進來之後才真正體會到,這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
三人在獄卒的引領下,先進入監門,監門正對著牢房。
牢房坐北朝南,從西到東有十來間房子,有東西兩個門。
李世民三人從東門進入牢房,見到北面靠牆是一個個連在一起,用木柵圍成的牢籠。每個牢籠長寬有六、七尺,空間狹小,但就這麼小一個地方,有的還關著兩、三個人。
劉文靜被單獨關在一個牢籠之中,李世民來時,他正蜷縮在籠中一角睡覺。
晉陽的冬天特別寒冷,臘月的天滴水成冰。
在這個季節,劉文靜作為一名縣令,如果在家,屋裡定是燒著火炕,根本不會感到冬天的寒冷。
然而,在太原郡監獄的牢籠之中,卻是另一番感受。如今他蜷縮在牢籠一角,地上鋪著茅草,身上蓋一張破絮,能不被凍死已是萬幸,不知能不能真正睡去。
李世民走到牢籠跟前輕聲喊了一聲「劉縣令」。
劉文靜聽到有人喊,藉著牢中昏暗的燈光向木柵外觀看,見是李世民,他連忙從地上爬起,抱著膀子來到木柵前,向李世民施禮作了一揖,輕聲問道,「二郎君來了?」
李世民看看旁邊籠中還關著其他犯人,小聲說道,「今日剛剛返回晉陽,聽說你被關在這裡,便來看你。」
兩人打過招呼,李世民發現這裡根本不是說話的地方,更不要說商議舉兵起事這樣的機密大事。
他轉過身對段志玄道,「你去問一下段書佐,能否借他公廨一用。」
段志玄連忙去找段偃師,不一會兒從外面回來,附在獄卒耳邊交代了幾句,獄卒開啟牢籠的木柵門,將劉文靜放出。
李世民見劉文靜從牢籠中出來,解下自己身上的貂裘斗篷給他披上。幾個人一起出了牢門,又出了監門,來到外面獄吏辦理公務的地方。
段偃師將李世民和劉文靜,讓到自己處理案牘的書房,然後和段志玄、陸崢一起在其它的房間等著,留李世民和劉文靜兩人在書房中說話。
書房之中燒著火炕,劉文靜從冰窖一般的牢房,步入暖意融融的公廨,如同從地獄進入了天堂一般,真有天差地別的感覺。
書房裡燭火比牢裡要明亮許多,李世民仔細打量,在牢中關了多日的劉文靜,只見他身穿單薄的囚服,蓬頭垢面,臉色憔悴,已無了往日的風流個儻、俊偉灑脫。但他那雙眼睛仍然炯炯有神,閃著光亮,顯然他的意志並沒有在牢獄之中受到摧折。
李世民看到劉文靜的臉頰、耳垂和手背上,都有紅紅的腫塊,明顯是生出的凍瘡。
他心中有些愴然,拱手向劉文靜道,「劉縣令受苦了,沒想到才走數日,你竟遭受這牢獄之災。」
劉文靜好像對自己當前的處境,並不感到難過,他自顧脫鞋上炕,將李世民為他披上的貂裘斗篷解下,放在一旁,坦然說道,「這是命中劫數,我早已知道會有今日。」
李世民親自將酒菜擺在炕幾之上,然後也脫鞋上炕,為劉文靜和自己各斟了一盞酒。
劉文靜也不等李世民勸酒,端起酒盞一飲而盡,接著拿起雙箸夾菜放入口中,他也不看李世民,邊吃邊露出若有所思的樣子。
李世民將酒再次給他斟上,劉文靜依然端起一飲而盡。
李世民默默看著劉文靜,一邊看他吃菜,一邊給他斟酒。
三盞酒下肚,劉文靜停箸注視著李世民,眼中閃著堅定而智慧的光芒,慨然道,「天下大亂,非商湯、周武王、漢高祖、光武帝不能抵定。」
李世民與劉文靜雙目對視,說道,「請劉縣令說說自己有何想法。」
劉文靜端起酒盞喝了一口,放下酒盞慷慨說道,
「主上遠赴江都,河洛之地義兵聚集,天下盜賊遍地,大者佔據州郡,小者佔據山澤,等待真命天子收而用之。如果二郎君見機而行,振臂一呼,四海不難平定。文靜在山西多年,素來結識當地豪傑,一聲號召,可得十萬之眾,再加上唐公數萬府兵,一聲令下,誰不願跟從呢?乘虛西進叩關,則帝業可成。」
李世民端起酒盞與劉文靜同飲,讚道,「劉縣令所言正合我意。只是如今,我等該作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