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誘敵香餌(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眉毛一揚,看著觀音婢,「為了剿匪之事。我和阿爺商議出一條妙計,可以將山西境內盜賊一網打盡。」
聽說可以將山西盜賊一網打盡,觀音婢來了興致,按著自己的思路分析道,
「如果真能將山西盜賊一網打盡,確是條妙計。只是想做到,太難。」
「如今盜賊無孔不入,官軍哪裡勢力弱,他們就到哪裡。」
「就怕阿爺率領大軍未到,盜賊已逃得無影無蹤,最終官軍會無功而返。」
李世民見觀音婢與他以前的想法相同,就將他與李淵商量的計策,詳詳細細說給觀音婢聽。
觀音婢認真聽完,認為整個計劃考慮得很周密,如果不出意外,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她沉思了一會,認真地對李世民道,
「我覺得此計甚好,還有些美中不足。」
「以前我家阿爺說過,謀事貴密,機洩則事難成。」
「如今你和阿爺行的是瞞天過海之計,保密更是重中之重,知道核心機密的人最好是越少越好。」
「有些事只有你和阿爺知道就行。屬下文武官員只需依令而行,並不一定讓他們知道為何要這樣做。」
李世民聽觀音婢說完,也覺得將保密的事疏忽了,急忙就要下炕。
「我現在就去和阿爺再商議一下。」
觀音婢笑著阻止道,「現在已是半夜,阿爺早就歇下了,你明早再去找阿爺說也不遲。」
李世民拍了自己腦袋一下,「我只顧心急,竟然忘了已是深夜。」
第二日一早,李世民即去見李淵,向父親說了如何做到事前保密。
父子二人又商議了一番,終於確定了誘敵剿匪的最終方案。
到了上午,李淵沒有按照原來的計劃召集文武官員商議剿匪之事,而是先召來副留守虎賁郎將王威、虎牙郎將高君雅。
李淵向王威、高君雅兩人說了,用計誘捕盜賊的剿匪安排。
王威聽罷,心有所懼,他擔心地對李淵道,
「唐公之計甚好,只怕到時盜賊勢眾,官軍人少,不能力敵。」
李淵則處之泰然,胸有成竹。
「這些盜賊,皆是流寇,以前多是種田的個民,只所以為盜,只不過為了混口飯吃,哪裡知道如何打仗?」
「他們看重的只是錢財,以前只所以頻頻得逞,只不過是地方府兵與之相比實力太過懸殊所致。」
「如今我等派出精銳,必能勝他。」
王威見李淵心意已決,也不好再爭,恐落個怯戰的名聲。
高君雅則是楊廣的親信,他才不管李淵採用什麼策略剿匪,只要按楊廣的詔書去做,他就同意。
李淵怕機密外洩,向王威、高君雅交代,「知道此計劃的只有你我三人,切記不可外洩,如若外洩,二位應該知道後果嚴重。」
李淵和王威、高君雅三人商議已畢,翌日即召集太原文武官員,在留守府官署議事。
待文武官員到齊,李淵升堂安排剿匪相關事宜。
他向眾官員宣佈,
「年節將至,昨日東都洛陽發來文書,近日東都附近饑民聚集,為防民變,急需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