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無雙情侶(第1/3頁)
章節報錯
長孫順德聽劉文靜說,竇琮是太原郡數萬將士中武藝最好的,他心中不服,對劉文靜道,「如若將這廳中之人都算上,竇兄只能屈居第四。」
李世民看長孫順德又狂放不羈起來,也未出言阻攔。
他想透過長孫順德之口,向劉文靜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讓劉文靜認識到李世民不可小覷,看到自己的強大實力,他才會真心追隨。
劉文靜只是聽說劉弘基武藝要強過竇琮,但對李世民和長孫順德武藝如何並不瞭解,聽長孫順德說,廳中三人武藝都要強過竇琮,他心中不免驚異。
劉文靜微笑著問長孫順德,「長孫兄武藝如何?」
長孫順德不好意思自誇比劉弘基強,只好說道,「反正比竇琮要強。」
劉弘基微微笑著對劉文靜道,
「劉縣令有所不知,二郎君和長孫兄兩人的武藝,天下罕有人敵。」
「在此次去石壁寺的路上,二郎君展示他的連射神技「追風箭法」,三百步外取我性命易如指掌。」
「長孫兄天生神力,單臂就有五百斤力氣,手中抓一個人,如抓個泥丸一般。在萬軍之中,就如成人,進了全是幾歲孩童的學館。」
劉文靜感嘆,「成人進入學館,那幾歲孩童哪裡會有還手之力?」
長孫順德看劉弘基將自己吹得如天神一般,他臉皮那麼厚,也覺著有些過分,連忙自謙道,「劉縣令不要聽劉兄所說,他說世民是真,我可沒他說的那麼厲害。」
不管是真是假,但劉文靜看劉弘基不是虛偽不實之人,從他口中說出,劉文靜已經相信,李世民和長孫順德武藝要比劉弘基強。
劉文靜是志向遠大之人,不甘於久居人下,做晉陽縣令後,與裴寂關係最為親密。
有一次,劉文靜與裴寂在一起飲酒閒聊。面對城頭烽火,想到自己人到中年,仍是一個七品的小官,裴寂感嘆,「貧賤到如此地步,又趕上天下大亂,我等當如何保全自己呢?「
劉文靜卻笑道:「世途如此,時事可知。自古亂世出英雄,你我二人如若審時度勢,在這亂世之中,有的是機會一展宏圖,又何必憂慮貧賤?「
如今,劉文靜看到李世民、長孫順德、劉弘基三人,一個個氣度不凡,而且關係十分親密。
再看李世民雖然年齡不太,但明顯能夠看出,在這三人之中,他是為首之人。
劉文靜暗想,這樣的三個人如能同氣連心,何愁大事不成?連長孫順德、劉弘基這樣武功蓋世的豪傑之士都唯李世民馬首是瞻。
劉文靜覺得助李世民成就大事才是明智之舉。於是更加堅定了追隨李世民的決心。
劉文靜誠懇地對李世民道,「二郎君,劉某不才,非常羨慕劉兄和長孫兄能夠追隨你成就一番功業,如蒙不棄,我也願追隨左右,效微薄之力。」
劉文靜說話一直很隱晦,始終沒將話挑明。
他前面說「成就一番大事」,這次說「成就一番功業」,但就是不說要造反,奪取天下。
這話中的暗示,幾人心中都相互瞭然於胸,李世民也知道劉文靜所指何意,只是交情還不深,相互之間留著些餘地,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罷了。
李世民也不想過分冷著劉文靜,就對他道,「劉縣令才智出眾,世民早已耳聞,今日長談,更讓世民傾心,今後遇到大事,我會向你多多請教。」
劉文靜拱手,「承蒙二郎君看得起,劉某不勝榮幸。」
自此之後,李世民舉兵起事的首腦核心已大致形成。接下來,就是籠絡各方人才,為籌劃舉兵起事做準備。
但最核心的核心,卻是李世民和觀音婢。
一對天下無雙的少男、少女,卻有著撬動天下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