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結網納才(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依然沒有正形,嘿嘿笑道,「我如今改了主意。」
李世民說著站起,繞過幾案,坐到觀音婢身側,一下將她摟在懷裡。
觀音婢掙扎著,想要將她推開。
李世民卻將她摟得更緊,接著就向觀音婢耳後親去。
觀音婢面上泛起潮紅,開始有些輕聲喘噓。
她怕李世民接著再鬧,嬌聲埋怨,「你放開我,我要給你說正事。」
說著,掄起小拳頭就向李世民身上打去。
觀音婢警告李世民,「你再不放開,我可要真生氣了。」
李世民並不是真想胡鬧,只不過是忍不住想和她親熱一番,想想還是適可而止。
他停下來,臉對臉看著觀音婢的眼睛,耳鬢廝磨,能聽到彼此的鼻息。
李世民顯出一幅意猶未盡的樣子,壞笑首問,「有何正事,快說。」
觀音婢臉頰泛著紅暈,眼中也看不出是怒是嗔,強裝出一臉的嚴肅,命令李世民,「你先將我鬆開。」
李世民像是無奈,鬆了鬆他強壯的臂膀。
觀音婢使勁將他推開,轉過身和李世民坐個對臉。她理了理頭髮,正容問道,
「前幾日你說,回來要和與阿爺有交往的人拉近關係,如今可有具體打算?」
李世民見觀音婢說起正事,也不便再鬧。
他也穩了穩情緒,沉思了片刻,說道,
「我覺得晉陽縣令劉文靜、晉陽宮駕部承務郎裴寂,皆是大才大智之人,將來必將其作為舉兵起事的核心。還有鷹揚府的主要武官、太原郡的一些當地豪強,也要和他們拉近關係。」
觀音婢雖同意李世民的想法,卻認為要深相結納。
「這些人確需籠絡,但如是建立普通的關係,關鍵時刻卻是無用,最重要的是能夠同心、同命。」
「劉文靜、裴寂都是老謀深算之人,他們怎會為你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所動?」
「鷹揚府的主要武官都沉浮官場多年,也不會因小利為人賣命,只有讓他們看到跟著你能比現在強上百倍,這些人才會誓死追隨。」
李世民感嘆,「要想贏得這些人的心實在太難。」
觀音婢鼓勵李世民,「從阿爺順利獲取兵權的事來看,只要精心謀劃,沒有辦不成之事。這兩日,我二人靜下心來,還需進行深思熟慮。」
李世民點頭,「明日開始,咱們就好好考慮一下。」
觀音婢將《尉繚子》遞給李世民,「你再好好看一下這本書,我今日翻看,更覺用人的重要。」
李世民接過書,問道,「你又有什麼新的想法?」
觀音婢想了想,說道,「《尉繚子》中說為將之道,「將者,上不制於天,下不制於地,中不制於人,寬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財。夫心狂、目盲、耳聾,以三悖率人者難矣。」」
「如果所選之將非人,縱有百萬大軍,也是烏合之眾。」
「如今,阿爺已掌管數萬大軍,世民阿兄想想,這軍中可有一個為你誓死效命之人?」
李世民心中已有想法,他對觀音婢道,
「自北魏以來,各朝都採用府兵制。如今是鷹揚府負責養兵、練兵、徵兵。大將軍負責領兵、用兵。」
「能贏得鷹揚府主要武官,就能穩住兵源。如何用兵則要聽阿爺號令。領兵之將,我心中已有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