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結網納才(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弘基向李世民講述他和竇琮結仇的經過。
先是講自己出獄後以盜馬為生,後來講到如何遇到竇琮。
竇琮亡命天涯後,和劉弘基英雄所見略同,也是以盜馬為生。
這次,他同樣盯上了這兩隻突厥肥羊,本想做一個大買賣,卻被劉弘基半路殺出,壞了他的好事。竇琮心中不忿,仗著自己一身武藝便要來搶。
兩人相互報了名號,劉弘基才知道都是逃兵役的落難之人,他不想相互傷害,提議兩匹馬一人一匹。而竇琮卻認為自己武藝高強,執意不肯,非得讓劉弘基將兩匹馬全部給他。
劉弘基見竇琮不通情理,便不再讓,叫竇琮憑本事來搶。竇琮催馬掄槊和劉弘基戰在一起。
兩人皆是武藝高強之人,你來我往大戰了半個時辰,竇琮最終不敵,左肩被劉弘基刺傷,無奈之下只得放棄索要馬匹的要求。
劉弘基想著大家都是英雄末路,同是天涯淪落之人,就沒再將其傷害,放了竇琮一條生路。竇琮卻從此將劉弘基懷恨在心。
李世民聽完劉弘基講述,暗笑這位從舅心胸不夠開闊。
劉弘基卻並不怪竇琮,他對李世民道,
「你不能理解落難之人的心境,常年飄泊在外,有家不能回是多麼苦澀的感覺。在痛苦之中,再受到打擊,會讓人一輩子刻骨銘心。」
「如今冤家聚首,還望二郎君能夠從中化解。你們是姑舅姻親,疏不間親,不能因為我傷了你們舅甥之間的關係。」
「竇兄武藝高強,將來必是名難得的猛將,必是唐國公依重之人。如若我們之間的恩怨不能化解,我就不能在此存身。」
李世民見劉弘基說得誠懇,心中讚佩他為人大度,就答應他找機會為兩人做個和事佬。
劉弘基走後,李世民回到後院,見到觀音婢仍獨自坐在炕上看書。
李世民笑著問,「阿婢在看何書?」
觀音婢將書合上,將封面對著李世民讓他看,說道,「正在看《尉繚子》。」
李世民有些不懷好意地看著觀音婢笑。
「你一個女孩子,整天研究這些謀略、兵法,時間長了哪裡還像個女孩子?」
觀音婢見李世民一直盯著自己的臉看,生氣地道,「你說我該研究何事?」
李世民不接她的話茬,油嘴滑舌地調侃,「我看阿婢長得越來越好看。」
觀音婢見他沒有正經,又開啟書繼續看書,低聲嗔道,「沒有一點正形,看我不再理你。」
這次去石壁寺,李世民發現觀音婢越來越有了女人的風韻。
近段時間,李世民常被她那曼妙的身姿吸引,才發覺觀音婢已經長大,笑靨如花,越發楚楚動人。
有時候李世民就會痴想,愛侶就在身側,為何要整日為那難以企及的江山社稷奔忙?何不及時享受幸福,緊擁那軟玉溫香?
他看觀音婢不理自己,陪著笑道,「阿婢妹妹,你精心梳一下妝,是不是會更加好看?」
觀音婢將目光從書上抬起,瞪了李世民一眼,「我精心打扮,要給誰看?」
李世民指了指自己,「我呀,你的少年郎君。」
觀音婢搶白李世民,「整天將建功立業掛在嘴上,看現在的樣子,簡直是沒羞沒臊,像一個紈絝子弟。」
李世民腆著臉,也不管觀音婢心中如何作想,溫聲問她,
「咱們是否也要一個孩子?」
觀音婢聽了,將書放在案上,面容一整問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過的話怎不作數?」
李世民故作不懂,「大丈夫說過何話?」
觀音婢見他耍賴,像是真的生氣,「你不是說過,等幾年再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