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人心向利(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想著世道混亂,想必路上也不太安寧。如果僅是他自己,去哪裡都無所謂,憑他一身武藝,普通的賊寇來上一二百人,他也不懼怕。但是有觀音婢同行,就要加倍小心,他必須要有萬全的把握,保證觀音婢的安全。
這一日風和日麗,李世民和觀音婢準備到石壁寺上香,他們也不想趕得太急,計劃玩上兩三日。
李世民為防意外,弓箭、馬槊全部帶在身上,隨從之人除了陸崢,還帶了十個全副武裝的扈從。
觀音婢帶上覃蘭、侍琴隨行服侍,三人頭上帶著冪羅,在李世民等人的保護下乘馬而行。
李世民平時所騎的那匹寶馬騰霜,趕起路來既快又穩,這次去石壁寺李世民就讓給觀音婢來騎。
一行人出了晉陽城,沿呂梁山腳下的官道,不緊不慢驅馬駛往西南隰城縣方向。
右邊是層巒疊嶂的呂梁山,如今還是春寒料峭,依然滿山蕭索,新綠未染。
左邊是一望無際的田野,農人們已開始忙碌,準備當年的春耕。
路上李世民和觀音婢並馬而行,邊走邊談論兩邊的風景,感嘆天下山川壯美,更覺亂世之中,百姓求生不易。
觀音婢心有所感,他對李世民道,「百姓如能安居樂業,誰願去做盜賊?」
李世民想起在絳州招撫盜賊的經過,也深有感觸地道:
「盜賊也沒有太高的要求,只不過為了有飯吃,有衣穿。我們這次在絳州,只用糧食和冬衣,就令幾萬盜賊煙消雲散。」
觀音婢笑著和李世民抬槓,「世民阿兄,你怎能說幾萬盜賊煙消雲散?應該說是變成了我們的幾萬大軍才是。」
隔著冪羅,李世民也看不見觀音婢的神情,他笑著附和觀音婢,
「我不和阿婢較真兒,你說變成了我們的幾萬大軍,就是幾萬大軍。」
觀音婢忽然一改戲謔的語氣,認真地道,
「世民阿兄,你有沒有看到?這人心如水,向利而行。誰能帶來好處,人心就向著誰。」
李世民見她還說出一番哲理來,想聽她接下來怎麼說,
「阿婢說說你有何感悟?」
觀音婢怕李世民不願聽自己講大道理,對他說道:
「世民阿兄不嫌我囉嗦,我就說。」
李世民忙道,「阿婢說的都是金玉良言,阿兄怎會嫌你囉嗦?」
觀音婢見李世民順著自己,嬌聲道,「我可說了。」
隔著冪羅,李世民也能感覺到她那得意的神情。
觀音婢開始大談自己的感悟。
「人活著無非是,要滿足自身的慾望。」
「這慾望,要不是心靈的愉悅與滿足,要不是為了肉體的舒適和享受」
「世民阿兄,你看我說得對不對?」
李世民細細品味,觀音婢說得還真對,一個是心靈上的,一個是肉體上的。
他肯定地點點頭,「阿婢說得對。」
接下來觀音婢自問自答,
「怎樣來滿足這些慾望呢?」
「必須通博取名、利、地位才能實現。」
「你要想讓人追隨自己,就要給他名、利、地位。」
「你能給他提供這些,他的心才會向著你。」
李世民感嘆,「原來人性竟如此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