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婢說起,長孫晟所留書籍的不同用處。

李世民也心生無限感激,他向觀音婢說出自己的感受,

「我也仔細想過,岳父大人實在是用心良苦。」

「武藝方面他傳有《騎射心法》和《槊譜》。」

「兵法謀略方面,《本經陰符七術》是修己之法,《鬼谷子》是說人、馭人之術。《尉繚子》是領兵,《孫子兵法》是對敵。」

觀音婢似乎認為,李世民說的還不夠全面,她又問李世民,

「其中還有一個關鍵點,不知世民阿兄有沒有發現?」

李世民認真地看著觀音婢,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

「阿婢,你有何想法?說來讓我聽聽。」

觀音婢道,「我發現,《本經陰符七術》和《鬼谷子》針對的是個人。《本經陰符七術》是對己,《鬼谷子》是對人。」

李世民認同地點頭,「是這樣。」

觀音婢接著說,「《尉繚子》和《孫子兵法》針對的是千軍萬馬。《尉繚子》講的是,如何領好、帶好自己的千軍萬馬。《孫子兵法》講的是,如何戰勝敵人的千軍萬馬。」

李世民不得不感嘆觀音婢的洞察力,她總是能穿透事情的表象,看到事情的本質。就如站在山巔,看山下萬物,能夠一目瞭然。

李世民有些慚愧地道,

「阿婢不說,我還真沒往這去想,你這一提,我突然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看來,接下來幾個月,我該好好研讀《尉繚子》和《孫子兵法》了。等孝期一過,我們將要面對自己的千軍萬馬,和敵人的千軍萬馬。」

觀音婢笑著打趣李世民,「世民阿兄真是聰明絕頂,一點即透,看來是孺子可教。」

李世民裝模作樣地向觀音婢拱手,「還望阿婢師傅不吝賜教,能收弟子為徒。」

兩人說罷,都呵呵而笑。

接下來的三個月,李世民和觀音婢靜下心來一起研讀《尉繚子》和《孫子兵法》。

丁娘子閒著無事,仍然教覃蘭、侍琴、紫芙和青雁幾個婢女讀書識字。

其間李淵送回書信,告訴他們已出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正在河東組建軍隊。

轉眼到了七月,李世民和觀音婢守孝期限已過。

兩人除去孝服,恢復正常生活。

此時的李世民,被李淵獲得兵權的事情所鼓舞,真想即刻帶上觀音婢,就去河東去見父親李淵。

他問觀音婢,接下來的日子如何打算?

觀音婢認為,父親李淵正在組建剿匪軍隊,組建好還要整訓,做這些事都需要一段時間。如今李世民的《尉繚子》和《孫子兵法》還沒有讀透,如果到了軍中,事務一忙,就很難再安心讀書。

她勸李世民,不如趁現在還不是起兵舉事的關鍵時期,將《尉繚子》和《孫子兵法》進行深入研究,待剿匪軍隊組建、整訓完畢,再到河東去見李淵。

李世民贊同觀音婢的想法,兩人計劃在京中再停留三個月,到了十月再離京赴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