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一代雄主(第2/2頁)
章節報錯
「真正得到了他的信任,得到兵權才會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最後,李淵感嘆,「不要小看楊廣,任何小看他的人,都是自尋死路。先帝五個兒子,無一不是英才蓋世,最後卻是楊廣在奪嫡之爭中勝出,由此可見他不是易與之輩。」
接下來,李淵和李世民、觀音婢,又對方略進行逐條分析推理,直到覺得完美無缺,沒有瑕疵才確定最終方案。
確定了今後行事的方向,李淵心中既感到寬慰,也有些許的不安。他面容嚴肅地對李世民和觀音婢道,
「這幾日你二人和我都再仔細考慮一下,看還有沒有什麼疏漏。待我疾病痊癒,就要按此方略付諸實施。我們必須明白,這條路一旦走下去,就不能再回頭。一步走錯,我們整個李氏家族,就可能死無葬身之地。」
「對於楊廣,我等決不可小覷,說實話他也堪稱「一代雄主」。」
李世民和觀音婢聽了李淵所說的話,心中也不免不寒而慄。此事不知要牽涉多少人的生死,哪敢有半點兒戲?他二人不敢有絲毫驕矜之色,於是頻頻點頭恭謹應諾。
又過了幾日,李淵病情徹底痊癒。
他靜心聚氣,養足精神準備到宮中覲見楊廣。這幾日他將方略在心中過了一遍又一遍發現已沒有疏漏,心中方才穩如泰山。
按照隋朝的慣例,每月初一、十五大大興殿舉行大朝會,隔日在兩儀殿舉行小型朝會。
正好這日不逢朝會,李淵獨自到宮中去見楊廣。李淵在宮門驗過魚符,徑直來到萬春殿。
萬春殿是楊廣的寢殿,沒有朝會之日,他在這裡召見身邊近臣和皇親國戚。
比起大興殿和兩儀殿的莊嚴肅穆,萬春殿則顯得溫馨親和。在這裡,楊廣也不是高高在上,他可以和召見的心腹近臣比鄰而坐,便於親密交談。
近幾日楊廣心情不太好,義成公主從突厥傳回訊息,因裴矩誘殺始畢可汗寵臣史蜀胡悉,始畢可汗心中不滿,在北塞屢屢生事,今年正旦節將不赴長安朝覲。
長孫晟收附突厥之後,在朔州附近建磧城,將啟明可汗和突厥部眾安置此處。後來啟明可汗去世,由其子始畢可汗繼任。近十年來,經過休養生息,突厥勢力日漸強盛。
楊廣恐其坐大,心中憂慮,寵臣裴矩便向楊廣獻計分化突厥勢力。他勸楊廣將宗室之女嫁給始畢可汗的弟弟叱吉,拜他為南面可汗。叱吉不敢接受,始畢可汗卻因此生出怨憤之心。
一計未成,裴矩又以與突厥互市為名,將啟明可汗最寵信的心腹重臣史蜀胡悉誘至馬邑殺害。
史蜀胡悉很有才幹,足智多謀,被始畢可汗依為得力干將。聽說史蜀胡悉被殺,始畢可汗惱羞成怒,從此便決定不再到長安朝覲。
李淵入宮覲見之時,楊廣正為此事煩心,。
見過君臣之禮後,楊廣讓李淵在身側設坐,卻神情冷淡,他手中拿著奏摺不停翻看,對李淵愛理不理。
李淵小心翼翼陪坐在一旁,搜腸刮肚尋找話題。
楊廣也不抬眼看李淵,冷冷說道:
「從兄倒是心寬,正旦將近,宮中事多,你作為衛尉少卿,卻告假將近一月。」
李淵連忙解釋,「陛下恕罪,微臣告假乃是辦理夫人葬儀,沒想到從河東返京就接到玄霸夭折的噩耗,加上又感了風寒,不得不臥病在床。如今剛剛痊癒,便來向陛下請罪。」
楊廣抬頭看了李淵一眼,「看你氣色不錯,想是已經無礙?」
李淵神色黯然,「夫人去世之時,我不在身邊,這次回河東見到她的靈柩,已隔了一年有餘,內心有些沉痛。辦完葬儀就急著返回京師,身心疲憊,致風邪內侵。得到玄霸病世的噩耗,更加心灰意懶,才發現微臣已經老了,說不定哪一日就將隨夫人而去,不能再任陛下驅使。」
楊廣聽李淵一味訴苦,有些不悅,沉聲詰問,「你是否在說,朕也老了?」
李淵連忙扶案叩首,惶恐謝罪,「微臣哪敢和陛下相比?陛下如今春秋鼎盛,英武蓋世。年方二十便統兵南征,滅掉陳國,使天下一統。繼承大統之後又收附突厥,征討契丹,攻滅吐谷渾,收服琉球。大隋疆域超過史上歷朝歷代,陛下建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不朽功業。」
「微臣靠祖上餘蔭,至今一事無成。食朝廷俸祿,卻不能替陛下分憂,實在是尸位素餐,如行屍走肉。如今已年屆五十,於國寸功未立,於家不能封妻廕子,想來實在慚愧,無地自容,哪能和陛下相比?」
楊廣聽李淵歷數自己所建的功業,心中不免洋洋自得。回憶往事,楊廣倍加感覺志得意滿,胸中的煩悶也一掃而空。
他看到李淵神色黯然,面有慽色,恭謹地跽坐在自己面前,再看他卑微奉迎的模樣,楊廣倒是有些可憐起李淵來。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二九章 一代雄主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