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河東自家花園中,靜心研讀兵法、謀略。

觀音婢閒來無事,便讓丁娘子教幾個婢女讀書、認字。

有愛侶相守,生活雖然平淡,兩人卻盡嘗愛的滋味。

身處唐國公府李世莊園,李世民、觀音婢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

不與外面往來,好像這世上一片風平浪靜。

卻不知道在這數月時間裡,外面已是血雨腥風,有萬千人頭落地。

九月,長孫無忌讓人送來書信,傳來了楊玄感兵敗的訊息。

楊玄感起兵舉事的結局,基本上未出李世民所料。

六月起兵不久,楊廣即接到急報,他立即停止征討遼東。

隋朝大軍由遼東回撤,命宇文述帶兵回援東都洛陽。

楊玄感圍困洛陽,卻久攻不下。

八月,楊玄感探知宇文述帶兵回援。

李密向楊玄感建議,放棄攻打洛陽,向西直取關中。

無奈之下,楊玄感只得接受李密的建議。

他命令叛軍放棄圍攻洛陽,帶兵沿黃河向西急進。

宇文述、衛文升、來護兒、屈突通等數路朝廷大軍在後追趕。

楊玄感叛軍,輕裝急進,兩日即從洛陽到達弘農城。

弘農太守王智積見叛軍到來,對屬下說,

「楊玄感聞援軍將至,放棄圍攻洛陽,向西欲圖關中。」

「我等如不加以阻攔,讓叛軍順利進入關中,必受朝廷嚴懲。」

「但如出城阻攔,城中兵力不足,無力禦敵。」

「我等需得想辦法,既能儲存自己,又能破壞他的計劃。」

當楊玄感的叛軍到達弘農城下時,他們想越城而過,直奔潼關。

王智積站在城樓之上,讓軍士們大罵楊玄感。

楊玄感惱怒異常,讓自己的軍隊停止西進,攻打弘農城。

李密見楊玄感一怒之下改變了既定計劃,就苦諫楊玄感,

「我軍西進搶關,兵貴神速,如果攻打弘農,將會失去戰機。」

「等朝廷追兵到來,我軍前面未佔領潼關,後面無險可守,必敗無疑。」

楊玄感不聽李密所勸,執意攻打弘農城。

他讓屬下火燒弘農城門。

王智積也讓人在城門裡麵點火。

城門內外,火勢炎炎,熱浪滾滾,城門雖破,叛軍無法進城。

連攻三日,未能攻下弘農城,結果朝廷追兵趕到。

楊玄感延誤了戰機,再取潼關已無可能。

他只得命叛軍,在荒野之上擺開陣勢。

以烏合之眾,迎戰宇文述、衛文昇、來護兒、屈突通等數路大軍。

叛軍處在重重包圍之中,傾刻之間土崩瓦解。

最終,楊玄感不得不落荒而逃,身邊只剩弟弟楊積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