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婢說,今日李元吉院中有些反常。

鄭觀音倒沒有覺得有何異樣的地方。

她帶著疑惑,反問觀音婢,「妹妹發現有何反常?」

觀音婢注視著鄭觀音,說出她認為的可疑之處,

「大嫂有沒有感覺到?這幾日上午,四叔院中嬉鬧聲音很大。但是,今日從早上到近午,卻沒有一點聲息。」

鄭觀音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她衝觀音婢點點頭,

「妹妹不說,我還真沒有留意。現在想想確是如你所說。」

「想是因為四叔出去了,就再沒有人鬧。我想這樣也可解釋得通。」

鄭觀音的意思是,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李元吉不在家,院裡面就不鬧了,這不是很正常嗎?

觀音婢見鄭觀音並不以為意,就接著為她分析,

「如果四叔安安靜靜回來,也就算了,不再有什麼可疑。」

「但他偏偏回來鬧出那麼大的動靜,就不得不讓人生疑了。」

觀音婢說到這裡,鄭觀音也有許多地方想不通,就對她道:

「我也有些地方想不明白,妹妹你仔細說說。」

觀音婢端起几案上的紅棗薑茶喝了一口,繼續接著說自己的想法。

「大嫂你想一下,四叔肯定知道唐國公府規矩嚴格。」

「不經允許,男僕不得入內院,是盡人皆知的規矩。他不會不明白其中的厲害。」

「但是,為了何事?他要破死命,也要將不該領的人,往自己院裡領。」

「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要讓這四個人去辦。」

「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子,能會有什麼重要的事?而且還要四個身強力壯的男僕去做。」

鄭觀音也是越聽越覺得心疑,更加同意觀音婢的想法。

「就是,他那小院裡,何事需要四個身強力壯的男僕去做?」

「除非是抬東西。難道是要搬傢俱?」

觀音婢認為不是搬傢俱,

「搬傢俱何必會這麼急急火火?」

「要是搬傢俱,直接說出來不就行了。他還偏偏不說要做何事。」

「我估摸著,他是在故意隱瞞,不想讓我們知道他要做何事。」

「一個小孩子,找四個男僕,在內院之中,做一件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

「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

聽觀音婢這麼一說,鄭觀音有點害怕。

竇氏夫人臨走之時,將管理內院的責任交給了自己。

她這才走幾日?

如果鬧出大事來,等到竇氏夫人回來,她一是不好交差,二是顯得自己無能。

鄭觀音心中既怕又急,不知所措,當時就亂了方寸。

她急切的問觀音婢,「妹妹你說咋辦?」

觀音婢卻非常平靜,她語聲輕緩地安慰鄭觀音,

「大嫂別急,我們要想辦法弄清楚四叔在做何事?」

「你有沒有發現?他鬧過之後,回到自己院裡,如今又沒了聲息。」

鄭觀音傾耳聽了聽,確如觀音婢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