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曉之以理(第1/4頁)
章節報錯
觀音婢兩件事都說到了賀蘭氏心裡。
一是長孫無憲整日喝酒,她早就受夠了,卻束手無策。
二是看著別人的孩子讀書、練武,她替自己的兒女著急。
哪個母親不關心兒女將來的前途?
現在看到觀音婢替自己說話,賀蘭氏似乎增加了說話的底氣。
她雙眼微微泛紅,對長孫無憲道:
「你最好別再喝酒,然後找個事做,再多想想孩子的事情。」
長孫無憲身子向後一靠,雙手交叉,放於腹前,斜著臉對著賀蘭氏,
「這個樣子,還能做何事?」
賀蘭氏看他破礶破摔的樣子,眼淚都快要流出來。
觀音婢看了一眼賀蘭氏,對長孫無憲許諾,
「三兄只要不再喝酒,我去給阿孃說,讓你去幾個農莊巡視農事。」
賀蘭氏接道:「這樣最好。」
長孫無憲閉著嘴也不說話。
觀音婢看著賀蘭氏,她想先將孩子的培養安置住,這樣就穩住了賀蘭氏的心,
「要不這樣,先將阿清送城南莊園,讓胡娘以後跟著丁娘子認字、學棋。」
「孩子的事耽誤不得。」
賀蘭氏也不管長孫無憲是否同意,連連點頭,「就按三娘說的去做。」
觀音婢見賀蘭氏已和自己站在了同一立場,心中暗想,看起來今日的事能成。
按觀音婢所說,可幫賀蘭氏解決三個難題:
一是督促長孫無憲戒酒。
二是讓長孫無憲做事。
三是規劃子女前途。
這三條,哪一條都是賀蘭氏求之不得之事。
收服了賀蘭氏,就算成功了一半。
她還有更重的籌碼,來誘降長孫無憲。
觀音婢思索了一下接著道:
「只所以,現在就把孩子安排好,是因為等過了孝期,分了家,三兄成了郎主,三嫂成了主母,到時候忙裡忙外,你們又顧不上孩子了。」
聽到分家兩字,長孫無憲猛地扭過臉,目不轉睛地看著觀音婢,坐直身子,向後挪了挪。
分家,是涉及到每個家庭成員利益的重大事情。
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不由得長孫無憲不關心。
況且,不久就要分家,自己要做家主,何必再去爭現在的管家之權?
長孫無憲關切問觀音婢,「如何分?」
觀音婢看長孫無憲的表情,知道已引起他的興趣,就不緊不慢地說,
「按照大隋律法,父母在時兒子不得提出分家,孝期之內不得提出分家。」
「何時分家由父母作主,父親不在,由母親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