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婢向母親詳細說了自己說服長孫無憲的計劃和想法。

然後,她又向高秋娘請教大隋關於「不孝」、分家等方面的律法規定。

還問了長孫將軍府都有哪些田產、長孫無憲適合做哪些事務等方面的情況。

高秋娘問觀音婢,「你打聽這些有何用處?」

觀音婢道:「說不定,明日要和三兄談到這些。」

高秋娘看她認真的樣子,就將這些問題一一向她講了。

兩人談完,已到亥時,天已到了深夜。

此時觀音婢才感到腹用飢餓,問高秋娘,「阿孃,你這可有吃的?」

高秋娘問,「餓了?」

觀音婢道:「只顧說話,我尚未用過晚膳。」

高秋娘自責,「看我這阿孃當的,連女兒是否用過晚膳都不知道。」

她連忙喊書香取來麥餅和一碟鹹肉。

觀音婢一邊沉思,一邊慢慢吃著。.

一塊麥餅吃完,觀音婢問高秋娘,「阿孃,你這可有好吃的乾果?」

高秋娘以為觀音婢要吃,

「有些紅棗,還有西域的葡萄乾,我讓書香給你拿來。」

觀音婢道:「我現在不吃,你讓書香多包一些,我要帶走。」

高秋娘心疼女兒,就讓書香包了兩大包。

見天已晚了,高秋娘催觀音婢回去早點歇息。

書香提了包好的乾果,送觀音婢出門。

奉書和執棋正在西廂房,陪玉菡和墨竹說話。

聽到觀音婢從東耳房出來,兩人就提了燈籠出了西廂。

執棋接過書香遞過來的紙包,三個人藉著燈籠的光亮,緩步而行,回到翰墨齋。

翌日早上,用過早膳。

觀音婢並沒有急於去找三兄長孫無憲。

而是坐在書案前,將《本經陰符七術》看了兩遍。

看完之後,她微閉雙目,自我感覺一下是否達到靜意固志的境界。

接著,觀音婢將見長孫無憲的整個計劃,在心中過了一遍。

覺得沒有遺漏,她才喊奉書過來。

問道:「胡娘今天過來沒有?」

奉書回觀音婢,「過來了,正在東廂跟著丁娘子學畫畫。」

胡娘是長孫無憲和賀蘭氏的小女兒。

今年剛剛四歲,她不願呆在自家院裡,經常到翰墨齋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