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娘坐下之後,見滿屋子都是孩子,說話不太方便。

她看了看兩個繼子和三個兒婦,說道:

「天不早了,讓孩子們都回去歇息吧。」

長孫鴻等大些的孩子,向高秋娘施禮後離開前廳。

庫氏、賀蘭氏安排本院的奴婢,將小孩子帶回各自的院子。

最後,只剩下甄氏、長孫無逸夫婦、長孫無憲夫婦、長孫無忌、觀音婢和丁娘子。

眾人分別在前廳兩側的矮榻上坐下。

孩子們一走,前廳裡重新安靜下來。

高秋娘抑制住哀傷的心情,平靜說道:

「你們都已看到,父親病況日益沉重。」

「昨日,太醫署盛醫師前來問診時言道,你父親已是藥石難濟。」

「今日,大伯和三叔前來探病後交代,讓為他準備後事。」

說到這裡,高秋娘眼圈泛紅,聲音有些哽噎。

稍稍平復一下情緒,高秋娘繼續道:

「我一個婦人,如今方寸已亂,心神難安。」

「府中諸多事務,還需你們兄弟、妯娌擔當起來。」

長孫無憲雖排行第三,卻是嫡子中年齡最長的,在家中地位要高於其他兒子。

以前,長孫晟外出之時,府中事務都由他代為打理。

按照慣例,世族之家應是年齡最長的嫡子承嗣。

因此,為父親操辦後事,自當以他為主。

現在,聽高秋娘說到要為父親準備後事,長孫無憲搶先說道:

「為母親分憂,乃兒等分內之事。母親只管吩咐,我們定盡力而為。」

高秋娘點頭表示讚許,接著說道:

「此事非比平常,頭緒很多,諸事繁瑣,不能有半點紕漏。」

「三郎要事事與二兄商議,再請示伯父、叔父,方可保不出差錯。」

長孫無憲頓首道:「母親所言極是,無憲明白。」

其實,該由誰牽頭準備長孫晟的後事,高秋娘內心十分矛盾。

如果現在讓長孫無憲主事,高秋娘有些擔憂。

一是怕他嗜酒如命,恐喝酒誤事。

二是長孫晟已決定上奏朝廷,由長孫無忌承嗣。

等長孫晟去世,朝廷必下詔褒揚,並提及承嗣之事。

到時候,長孫無憲即使不鬧事,也有可能負氣扔下諸事不管。

假如現在就不讓他主事。

長孫無憲必定心中生疑。

說不定當下就會到長孫晟病榻之前吵鬧,生出許多事端來。

所以說,高秋娘必須做好兩手準備。

讓長孫無逸現在就事事參與,以免到時候長孫無憲撒手不管時,弄得手忙腳亂。

打定主意之後,高秋娘看著長孫無逸,向他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