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暗較心機(第2/3頁)
章節報錯
即使觀音婢不是特別出眾,肯定也是差強人意。
只要不是太差,竇氏也願把這門親事訂下來。畢竟,世族豪門之間聯姻,主要看重的還是對方的實力和地位。
但在後一種情況下,她就不會當場求親。
竇氏想的是,高秋娘見到李世民才華出眾,肯定會喜歡,有可能就會生出將觀音婢許配李世民的想法。
如果真是這樣,竇氏就不急於說出口,吊一下長孫將軍府的胃口,回去以後再作打算。
要是高秋娘真有心認下李世民這個郎子,他跟著長孫晟學藝的事就會水到渠成,長孫晟會輕鬆答應這個請求。
然後,國公府再讓人去提親,這對長孫將軍府來說,反而成了求之不得之事。
竇氏和高秋娘初次見面,先是提出讓孩子們展示才藝。
這又直接提出,讓李世民跟長孫晟學藝。
高秋娘不管是當場同意,還是拒絕,都不太合適,只好說道:
“還望夫人見諒,這事妾身也做不得主。”
“夫人也知道,我們家將軍公務繁忙,怕耽誤了世民。如果夫人和國公堅持,我回去以後和將軍再作商議,夫人看如何?”
竇氏見高秋娘沒有說同意,也沒有把話堵死,就推心置腹說道:
“說出來不怕夫人笑話,說起來我家也是將門之後,但我家相公七歲失怙,憾失家傳,向來擔的都是文職,未經過戰陣,靠相公恢復往日榮耀幾無可能。”
“我們只是想,讓世民從軍建功立業。但在對他的培養上,相公深覺自己難以勝任,只得另請高明,希望能經長孫將軍點化。”
高秋娘聽竇氏所說,確實發自肺腹。其乃帝室之胄,生性高傲,像這樣的事,不到萬不得一,怎能啟齒向外人言說?
於是安慰道:“世民超塵脫俗,非比尋常孩子,如今年紀尚幼,難道還怕得不到明師指點?”
竇氏用讚賞的語氣說道:“長孫將軍二十年親臨戰陣,文韜武略,大隋朝誰人能比?”
三人沿著花園小路邊說邊走,不知不覺已在園中轉了一圈。
杜氏知道,李世民跟長孫晟學藝的事,一時也定不下來。就說道:“孩子的事,容以後慢慢商議。”
“夫人遠道而來,車馬勞頓,先回去用了晚膳,也該早點歇息。”
高秋娘對書香道:“你去看看,晚膳準備得怎樣?我們陪夫人到西院,看看住處安排得如何。”
到了西院,婢女、僕婦們已將各處收拾停當。
竇氏對高秋娘安排得細心周道表示感謝。
兩人自是又客氣了一番,才離開西院,到前廳去用晚膳。
三月時節,穀雨已過,立夏未至。
正是不熱不冷的時候。
第二天,劉長喜帶著家僕們,一早在花園亭子前,搭起了遮陽棚,擺放几案、坐榻,一切安置完畢。
經過一夜的休整,竇氏精神了許多,雖然沒有著意打扮,那雍容的氣度卻絲毫不減。
竇氏和高秋娘結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