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娘、竇氏和大夫人杜氏,在花園裡邊走邊談。

竇氏提出明日讓幾個孩子展示一下才藝。

高秋娘便覺得,竇氏肯定有什麼目的,兩人便較上了心機。

她稍微思索了一下,認為觀音婢在展示才藝時絕不會讓人失望,就回竇氏道:

“夫人這個提議很好,讓幾個孩子在一塊也熱鬧一下。”

於是,第二天讓幾個孩子展示才藝的事,就這樣定了。

過了一會,竇氏又滿面帶笑地對高秋娘道:“我真羨慕你們將軍府,長孫將軍不但武藝超群,還能夠詩書傳家。不像我們國公府,相公武藝荒廢了,幾個孩子書也沒有讀好。”

高秋娘知道竇氏這話裡還有後話,就先接上一句,看她後面怎麼說。

她客氣道:“夫人總是太過謙虛,我看世民這孩子,就是文武全才,武藝上就比無忌強上不少。”

竇氏接著說道:“世民說,你們家無忌跟著他舅父讀書,小小年紀就滿腹經綸。”

“這幾日,一直吵著要去你們府上練武、讀書。我覺得,讓他們小兄弟在一起,也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夫人以為如何?”

初次見面竇氏就接連提出兩個讓人出乎意料的建議,有點喧賓奪主的味道。

高秋娘則是不緊不慢,應變從容。

高秋娘心想,看來這竇氏和李淵一樣,是鐵了心要把李世民送到長孫將軍府練武、讀書不可,說起這事都是直來直去,給人推辭的餘地都不留。

她還真有些想不通,李淵夫婦為什麼在這件事上這麼堅持。

高秋娘哪裡會知道李淵和竇氏的真實意圖?

其實,國公府就是想透過李世民,攀上與長孫家族之間的關係。

能與長孫家族攀上關係,李淵在朝中就會有兩個當朝三品的支援,這對他來說可是巨大的臂助。

剛開始之時,李淵夫婦還只是打算,在長孫晟和李世民之間,建立一種名義上的師徒關係。

這樣,兩家經常來往就有了理由。

但是,自從李世民從長孫將軍府回去,提起觀音婢的聰慧,而且非常喜歡的樣子。

竇氏又有了新的打算,她和李淵商量,讓李世民和觀音婢訂婚,兩家結成聯姻。

如果能與長孫將軍府結親,唐國公府與長孫家族之間的關係,豈不是更加牢不可破?

這竇氏可不是簡單的女人。

從她忍心拋棄自己的親生兒子,到勸李淵向楊廣送寶馬拉近關係,可以看出她是極有心計、殺伐決斷,做任何事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之人。

有了促成李世民與觀音婢婚事的想法,竇氏就進行了精心謀劃。要不然,她也不會趕上百里路程,來和高秋娘會面。

在來之前,竇氏心中已有了打算,如果觀音婢姿容、才德出眾,她就直接求親。

她提出讓孩子們展示才藝,一是要相看一下觀音婢,二是要讓李世民顯露一下過人的才華。

她要讓高秋娘看到,李世民也是少年才俊,配得上觀音婢。這樣求起親來,才會更有把握。

假如,觀音婢並非如李世民所說的那麼優秀,竇氏預估也不會差到哪裡。

否則,李世民也不會那麼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