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婢心中正在想著。

轉眼之間,李世民一人一騎,已風馳電掣般從廣場東邊馳回。

到了土臺之前,也不減速。

李世民起身離鞍,站於馬蹬之上,彎弓搭箭瞬間連射三次。

那颯爽英姿,有一種用語言無法描述的奔放與灑脫。

在觀音婢幼小的心靈裡,激起了一絲莫名的漣漪。

觀音婢目光只顧追著李世民的身影,甚至忘了去看箭有沒有射到靶上。

忽聽到馨兒等人歡呼,「又是三箭都射中了靶心。」

觀音婢回過神來,心中暗暗替李世民感到高興。

這段日子,他的騎射技術越來越精湛了。

李世民射罷,最後是長孫無傲。

這樣七個人全部射完,整個一輪結束,他們七人將馬交與隨侍的家僮。.

幾人走到土臺東側,每人拉過一張胡床,圍坐在一起,總結這一輪訓練的經驗和不足。

長孫鴻、長孫無忌、長孫漸和長孫無傲,這次又沒有全部射中靶心。

四人心中不免有些沮喪。

長孫鴻最是懊惱,只有一箭射中靶心,他心中納悶,不知問題出在哪裡?射出第一箭後,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靶子。

長孫無忌怪自己取箭又慢了,所以射出的每一箭都很倉促。

長孫漸、長孫無傲也覺得,自己的問題是出箭太慢。

李世民建議,「我覺得,咱們還是把長孫伯父留下的口訣,仔細體會一下。」

「真正照口訣上說的去做,再根據各自的弱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

接著問道:「你們可曾將口訣記牢?」

長孫漸有點無可奈何,答道:

「就那幾句話,誰會記不住?關鍵是一到場上就亂了手腳。」

李世民勸大家還是要再細細體會一下,

「我再將口訣背一下,咱們一句一句對照,看哪一句沒做到?」

接著,他將長孫晟所教的騎射口訣,又背了一遍,

「勿思己動,勿為敵牽,心注一點,如規劃圓。取箭要快,拉弓要滿,待敵將至,果斷松弦。戰機若逝,另注敵前。」

背完口訣,李世民耐心解釋,

「長孫伯父口訣中說的敵騎,就是指我們練習時用的靶子,這個你們都是否明白?」

眾人點頭。

李世民看幾人都明白敵騎所指何意,就繼續一句句進行解釋。

這口訣的意思是,在練習騎射時,不要管自己怎麼移動,也不要到處去尋找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