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童齔之年(第1/4頁)
章節報錯
豆槐的小花,開了又謝了。
開時,一樹的淡黃。
謝時,滿地落英,飄撒如雪。
高秋娘帶著孩子們,在城南莊園一住就是兩年。
在此期間,長孫晟只是偶爾回來幾次。
最長的時間,也不過在京一兩個月。
長孫晟在京的日子,忙完朝中事務,就會來到這裡。
他親自指導幾個孩子練習武功,和丁佔魁、高儉商討幾個孩子的培養教育。
在長孫晟、丁佔魁和高儉的悉心教導和培育下,李世民等人的武功和學識,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有《松肌開骨經》和《李家拳》內外兩種功法的輔助,幾個孩子的力量訓練,取得明顯的成效。
四十斤石鎖,在他們的手中,已如拋擲一顆泥丸一般輕鬆自如。
每個人單臂,都有了不低於一百斤的實力。
有了雄厚的力量作為基礎,箭術的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
李世民雖然只有十一歲,但是拉開一百二十斤弓已是易如反掌。
一箭射出,最遠距離可達二百步。
百步之內,所射羽箭可穿靶而過。
由於有長孫晟親自指導,幾人的騎射技能也有所長進。
李世民、長孫順德和長孫湛技藝稍精。
在賓士的馬上,百步之外射轉動的箭靶,基本上都能射中靶心。
長孫無忌和長孫鴻技藝稍差,但也勝過普通兵士。
雖不能都能射中靶心,但也能箭箭中靶。
看著孩子們這兩年取得的進步,長孫晟倍感欣慰。
在他長年不在家的情況下,幾個孩子能夠達到這樣的成績,丁佔魁和高儉確實是費了不少心血。
每當回京,長孫晟和丁佔魁、高儉談起幾個孩子的武藝和學業進步,他都滿懷感激之情。
丁佔魁、高儉則嫌長孫晟過於客氣,把他們當成了外人。
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也會談起時下的朝局。
共同的感覺是,楊廣這兩年的所作所為,越來越離譜,與秦始皇晚年如出一轍。
一是,不停到全國各地巡視。
隨從及甲士往往多達數十萬,車駕如雲,遮天蔽日,奢侈靡費,驚擾地方,實在是勞民傷財,百姓叫苦不迭。
二是大興土木,興建宮室。
楊廣沒有一天不在營建宮室。
兩京以及江都,苑囿亭殿雖然很多,但他遍求天下山川圖冊,親自察看,以尋求名勝之地營造宮苑。
先是在太原興建晉陽宮,後又下詔在汾州之北,汾水的源頭營建汾陽宮。
大業三年七月,楊廣下詔,徵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起榆林,東至紫河。
當年八月,楊廣的車駕從榆林出發,經過雲中,沿著金河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