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尋求真相(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切交代完畢,長孫晟對長孫鴻、長孫湛、長孫漸三兄弟道,“阿鴻,你們三個先回去,阿翁有幾句話與你四叔和世民說。”
長孫鴻、長孫湛、長孫漸三人,向長孫晟施禮後,先回了秀水居。
李世民見長孫晟讓長孫鴻三人先行離去,把他和長孫無忌留下,心中有些疑惑。
他暗暗思忖,難道還有什麼事情,不能當著他們三人的面說?或許是有更重要的事情。
長孫鴻三人走後,長孫晟神情變得異常嚴肅,那神情看上去有些嚇人。
這是李世民認識長孫晟以來,他見到的最威嚴的一次。
李世民心中有點惴惴不安起來,這意味著接下來要談的不是一個輕鬆的話題。
長孫晟目注李世民,深沉的話語中透著嚴厲,問道:
“世民,剛才你所說的志向,可是發自內心之言?”
李世民不知長孫晟問這話何意,在心中先理了理思緒,答道:
“父親大人為我取名世民,希望世民長大後,能夠濟世安民。世民不敢有違父願,必將終生踐行。”
“父親之所以請求伯父指導世民讀書、習武,便是要世民練好本領,得償畢生之志。”
李世民從小便有大志,這很讓長孫晟欣賞。
但他也深深為之擔憂,深恐這個可造之才,還未成才,卻已受到傷害,蹈入萬劫不復之境。
長孫晟略帶責備地道:“你可知道,輕言改朝換代,乃大逆不道,是忤逆犯上之罪?”
李世民頓首回答長孫晟:“世民知道。”
長孫晟嚴肅地問:“你既知道,怎還敢到處亂說?”
李世民似不同意長孫晟的說法,解釋道:
“世民以為,今日在場之人,都是親近之人,皆不會心存相害之意,所以就將心中所想如實說出。”
長孫晟心道,李世民畢竟年幼,尚不知道世事險惡,缺少防備之心。
為使李世民引以為戒,長孫晟向其提出了一連串尖銳的問題:
“周、齊兩朝為爭皇位,父子、兄弟尚且相害相殺。”
“你我剛剛認識不久,你怎知我等,是你親近之人?你怎知我等,不會告發於你?你怎知我等,不會將你說的話傳將出去?”
這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李世民張口結舌,不知該如何回答。
長孫晟見李世民沉默無言,面色轉為溫和,說道:
“世民,我說這些,不是要責備於你,只是為了提醒你,事關重大之言,不可輕易說出,以免為自己和家人惹來麻煩。”
李世民點頭道:“世民明白,以後我說話,會謹慎一些。”
為進一步讓李世民明白其中的厲害,同時也點撥一下長孫無忌,長孫晟道: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說完問道:“無忌、世民,你們兩人可知,孔夫子此話何意?”
長孫無忌沉思一下,道:“意思是說,謀劃大事,要保守秘密,不能輕易對外說。”
李世民答道:“就是說,謀事要保守機密,機洩則所謀之事難成,還會給自身帶來損失和傷害。”
長孫晟見兩人已知其中道理,說道:
“不但要明白其中之意,最重要的是要謹遵而行。”
“望你們兩人,終生銘記孔夫子之言,謹言慎行,永無所犯。”
這是長孫晟第一次單獨給兩人上課。
他讓李世民和長孫無忌明白“謀事要密”的重要。
這一課時間雖短,卻令二人受益終生。
告誡完兩人,長孫晟開始談起剛才所說的志向,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