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氏急著想把李世民和觀音婢的婚事定下來。

她建議定下來之後,雙方父母嚴守秘密,先不讓外人和孩子知道。

高秋娘以為只是雙方父母口頭約定,認為有點草率。

竇氏忙解釋道:“也不是草率,我只是說,先不讓外人和孩子知道。豈能會空口無憑?自然是少不了交換信物和婚約,只是由雙方父母儲存罷了。”

高秋娘道:“這樣是好。只是夫人又何必這般心急?既然大家心中有數,再等幾年直接議親,豈不省了許多事?”

她嘴上這樣說,其實心中卻巴不得按竇氏說的做,似乎比竇氏還要急迫一些。

竇氏笑道:“我看還是先定下來放心。如果你再相中了哪家孩子,我豈不空歡喜一場?”

高秋娘也笑道:“既然夫人堅持這樣,那就依夫人說的辦。待回京後,找個日子定下就是了。”

竇氏道:“我就不回京了,直接回武功。到家以後,捎信讓相公回去,然後起草婚約,準備信物。具體事宜由相公和將軍、夫人商議即可。”

高秋娘點頭道:“妾身回去,也將此事告知我家將軍,有事他自會和國公商議。”

說完李世民和觀音婢的婚事,兩人又閒聊了一會兒,竇氏才起身告辭。

接下來幾日,竇氏和李世民等人,又在城南莊園盤桓了幾日。

孩子們在一起熟稔了之後,玩得更加開心,都嚷嚷著要再玩幾日。

高秋娘和竇氏都以怕耽誤學業為由,打消了孩子們的念頭。

孩子們無奈,只得依依惜別,各自踏上了行程。

回到京裡,高秋娘將情況向長孫晟一一說了。

不幾日,唐國公李淵來到府上,和長孫晟商議觀音婢和李世民婚事的有關細節。

然後,雙方交換了婚約和信物。

長孫晟將自己常用的霹靂神弓,送給李世民。

國公府送了一方羊脂玉硯,作為定情之物。

兩家定下了觀音婢和李世民的婚事,這樣對李世民的培養便成了長孫晟自家的事。

李世民隨母親先回武功,後又和李淵一起返回長安。

這日他正在說房讀書,李淵下朝回到國公府,來到書房,對李世民道:

“你讓人收拾一下行囊,帶上應用之物,我們一起到長孫將軍府。”

“從今日開始,你就可以跟著長孫伯父練武、學習兵法了。”

李世民將信將疑道:“真的嗎?長孫伯父是怎麼筨應的?”

李淵道:“為了讓你跟長孫伯父學習武藝、兵法,我費盡了心機勸說你長孫伯父,他才勉強同意。你去到長孫將軍俯後,一定要刻苦努力,立爭學有所成,不要辜負了我一片苦心。”

李世民道:“阿爺放心,世民定不會讓你失望。”

為了讓李世民跟著長孫晟學習武藝、兵法,李淵確實是費盡了心機。

長孫晟雖然已經答應,但因公務繁忙,在家的時間也不確定,實在是抽不出專門的時間對李世民進行指導。

李淵就和長孫晟商議,是不是可以讓李世民住在長孫將軍府。

長孫晟想想,也只有這是最好的辦法,就同意了李淵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