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心遂所願(第3/3頁)
章節報錯
長孫無忌接著道:“讀書、練武是立身之本,一個家族只有人才輩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我長孫一族,經歷數朝數代,能始終保持興旺,是因為一直秉承文武傳家。我等學好本領,一則可保家族興旺,二可治國平天下。”
長孫晟看李世民沒有說話,就問道:“世民你是怎麼想的?”
李世民站起身來,向長孫晟施了禮道:“伯父動問,世民當抒已志。”
“我以為大丈夫當有濟世安民之志,能保天下太平,能使黎民百姓安居樂業。”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之輕。為君者,當不忍黎民百姓拋妻別子,輾轉於溝壑之間。”
“天下之主,應以有德者居之。遇無道之君,當效成湯、武王驅桀滅紂,還百姓以安寧。”
長孫晟聽完微微變色,問李世民道:“你此話可對其他人說過?”
李世民見長孫晟臉色陡變,心中想道,難道我有何地方說得不妥?書上不就是這麼說的嗎?
他心中一邊尋思,一邊答道:“世民也是有感而發,不曾與其他人說過。”
長孫晟轉而和顏悅色道:“沒有說過就好。”
李世民畢竟年幼,不知道禍從口出。
他哪裡知道?剛才所言,如被外人聽去,實是忤逆之罪。
長孫晟本想告誡他一番,但轉念一想,在場幾個都是孩子,本來不知道這話的輕重,也不會過分放在心上。
如果一經自己強調,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加深他們對這些話的印象。
一旦誰不經意間說出去,必將惹來禍端。
所以還不如輕描淡寫地帶過。
長孫晟裝作什麼事情也沒發生,說道:“你們的志向都很好。但立志首重要堅,如果稍遇艱難,就臨陣退縮,則是立志不誠,與無志何異?”
長孫晟高聲問道:“你們願意為你們的志向,拼盡一生去努力嗎?”
幾個孩子都響亮地答道:“願意。”
長孫晟肯定道:“好!從今天開始,你們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志向,為之努力奮鬥,要每日自問,你的志向是否堅定?你是否為之付出了努力?”
孩子們紛紛稱是。
接著長孫晟將讀書、習武的各項要求作了安排。
每日早晨,幾人都要聞雞而起,練習武藝。
長孫鴻兄弟三人白天依然到學館讀書。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讀書、習武都在霹靂堂。上午按長孫晟開列的書單自學,下午長孫晟親自為其二人解惑。
晚上,所有人都到霹靂堂,在長孫晟指導下練習武藝。”
安排完畢,長孫晟問道:“你們都可曾記下?”
幾個孩子都表示已經記下。
最後,長孫晟道:“明天早上,你們先向世民學習一下李家拳法,我已和唐國公商議過,他已同意傳授你們。”
“明天晚上,我指導你們練習箭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