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抬頭嫁女(第3/3頁)
章節報錯
也有可能是,一方的幸福,建立在另一方的痛苦之上。
所謂的,愛情可以使婚姻永固,純粹是騙人的鬼話。
愛情,只不過是人性的原始衝動,不會長久。
兩人成婚之後,墮入到柴米油鹽的現實生活之中。
愛情就會褪去它神聖的光芒,被柴米油鹽,侵蝕得面目全非。
靠愛情維繫的婚姻,終將以悲劇而收場。
婚姻,不是靠愛情來維繫的。愛情,是靠婚姻拯救的。
所以,不要僅僅相信愛情,那往往是一場又一場悲劇的開場。
唐國公府和長孫將軍府,可以說是門當戶對。
從家族來說,國公府是關隴世家,皇親國戚;長孫將軍府是前朝皇族,帝室之胄。
從實授官職來說,長孫晟是三品,李淵是四品,長孫晟反而比李淵高些。
從兩位夫人的身份上來說,高秋娘是北齊皇室後裔,竇氏是北周皇室後裔。
兩家身份地位基本相同,所以不存在誰攀附誰,誰輕視誰的問題。家世地位上相互平等,心理上也就平衡。
竇氏作為男家的家長,在婚姻這事上就該主動一些,她笑著說道:
“阿婢這孩子,我是真心喜歡,上午我說的事,你可不能不答應。”
高秋娘作為女方家長,她就是要丟擲問題,讓對方去解決。
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都要由對方拿出來。
高秋娘道:“不知夫人是否知道?前次國公帶世民到我府上,讓我家將軍指點兵法、武藝。”
竇氏道:“這事我知道,我和夫君都盼將軍能夠同意。”
高秋娘接著道:“我家將軍對世民非常喜愛,已同意國公,抽空指點世民武藝、兵法。”
“但如果兩家結下親事,這事就不好處理。哪有郎子未有成親,卻常往岳家去的道理?傳出去豈不讓人笑話?”
竇氏想了想,道:“這事我卻沒有想到,想來確實難辦,你讓我好好想想。”
高秋娘故意難為竇氏道:“要不,就不要再讓我家將軍指點世民武藝、兵法。”
竇氏忙道:“這可不行,世民的培養也是大事,這是我和夫君商量過的,不能半途而廢。”
竇氏如此回答,是高秋娘預料到的。
於是,她又丟擲另一種選擇:“那就舍了這樁婚事。”
竇氏聽說此話,有點著急道:“這更不可行。不找你家阿婢,世民到哪再找這樣的良配?這可是天賜的良緣,錯過了豈能再有?”
高秋娘竊笑,說道:“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夫人可有兩全之策?”
竇氏從案上端起酪漿,一邊啜飲一邊思索。
雙手不停地轉運著碗盞,忽然停下來,說道:
“要不咱們這樣,雙方父母先將二人的婚事定下來,先不讓外人和孩子知道。待世民和阿婢年齡大些,再找三媒六證,正式議親。”
“外人不知道,就不會傳閒話。孩子們不知道,相互走動也不會覺得尷尬。”
高秋娘似乎不同意這樣,道:“孩子的婚姻大事,絲毫草率不得。否則會誤了孩子們的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