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知音難覓(第3/4頁)
章節報錯
“三郎以後睡不著覺時,就讓世民阿兄彈琴給你聽。”
李玄霸道:“我才不呢,那樣會吵得我腦仁兒都疼。”
其實,李玄霸說的也是實情。
操琴是一種高雅的藝術,能夠真正欣賞的人並不多,古有知音難覓之說。
有人說:操琴悅己,笛箏悅人。
唐朝白居易詩云:
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
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
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
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
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
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意思是說,普通人能夠在羌笛、秦箏的婉轉曲調中,感受到愉悅和快樂。
而欣賞古琴,則要有一定的情操和涵養,要沉浸其中,才能領悟到其精髓和意境。
接下來的書法展示,幾個孩子全部參加。
高秋娘要求,每人將《千字文》的前四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抄一遍。
孩子們寫完,交與高秋娘和竇氏評判。
竇氏一一看過,認為當數長孫無忌寫得最好。
間架沉穩,用筆均勻,顯是常臨鍾繇書帖,頗得其神韻。
其他幾個孩子,雖也寫得不錯,但都稍顯稚嫩,還未體會到書法真意。
高秋娘看過,也深以為然。
最後,是比試圍棋。
竇氏聽李世民說過,觀音婢棋藝高超,他們兩個曾下過半局棋,沒有分出輸贏。
所以,她對下面的圍棋比試,是抱著很大的期望的,想看一看觀音婢的棋藝到底如何。
但是,如何分組對局呢?
竇氏頗費了一番心思。
如果讓李世民和觀音婢對局,兩人棋力相當,那應該是最好看的。
可是,要是兩人認真較量,沒有兩三個時辰,恐怕不會分出輸贏,豈不從上午下到了晚上?
再則,如果讓長孫無忌,和只有七歲的李玄霸對局,不管輸贏,對長孫無忌都有輕視之意。
所以,這樣分組很不合適。
如果讓李世民兄弟二人一組,長孫無忌兄妹二人一組的話,這樣沒有意義,也不合適。
最後,竇氏向高秋娘建議,按年齡分組。
年齡大的,長孫無忌和李世民一組。
年齡小的,李玄霸和觀音婢一組。
高秋娘也認為這樣分組最合適,點頭同意。
聽說這樣分組,觀音婢心裡美滋滋的。
她覺得有機會教訓一下李玄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