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知音難覓(第2/4頁)
章節報錯
當時,小兒多有小字,李玄霸小字大德,李元吉小字三胡。
竇氏將李玄霸攬在懷裡,掏出絹帕,幫他擦了擦汗水說道:
“大德練得很好,再用些功夫,就和你二兄一樣好了。”
李玄霸雖然桀驁,但對他的二兄李世民,還是心悅誠服的,兩人關係很好。
聽母親說,讓他向二兄學習,李玄霸點頭表示同意。
一旁的高秋娘道:“三郎才剛七歲,能有如此成績,已是不易。將來長大,必是一員驍將。”
觀音婢則靜靜安坐,以求快點平復心緒。
演武的喧嚷和操琴的寧馨,兩者的情緒是格格不入的。
她要把自己,提前帶入到操琴的意境之中。
放鬆過後,孩子們重新就坐。
觀音婢淨手焚香,安坐琴案之前。
眾人紛紛噤聲,現場頓時靜了下來。
觀音婢先是閉目端坐。
俄而,纖手微抬,撓動琴絃,輕啟禪音,如一顆水滴落入寒潭。
進爾,如細流潺潺而出,錚錚淙淙、繞松過石、順勢而下,清音嫋嫋,不徐不激。
隨著一雙小手抹挑勾剔、擘託打摘,每次絲絃的震顫,都與知音者的心靈,產生著共鳴。
竇氏雙目微合,凝神端坐,雙手交疊於前。
手指隨著琴音微微彈動,好像自己也正在撫琴彈奏一般,面上露出怡然之色。
她能感覺到,觀音婢運指簡淨清靈,取音清脆勁健,無滯無礙,小小年紀已能悟出古曲神韻。
忽而琴聲轉為激昂,如濤濤江水奔流而下,濁浪排空,激流洶湧。
竇氏是操琴名家,自小在宮中得名師指點。
她知道,此節在曲中指法最難,要用到滾、拂、涓、鎖等複雜技法。
這些,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練成的。
她也從中聽出了幾處瑕疵,但一個六歲的孩子,能夠演奏出如此效果,已是難能可貴了。
再到後面,琴聲由激而緩,如大江東去,浩浩蕩蕩。
進而,如煙波浩淼匯入茫茫大海,漸漸歸於沉寂。
一曲《流水》奏完,滿園寂寂。
觀音婢停手息心,靜坐片刻,然後婷婷站起,叉手屈膝向各位夫人行了一禮。
竇氏扼腕嘆道:“不簡單,比我幼時還要強上幾分。”
高秋娘道:“夫人過譽了,哪有你說的那麼好?聽著感覺還是有些毛糙,以後尚需勤加練習。”
竇氏讚道:“雖有小疵,但瑕不掩瑜。小小年紀,有如此技藝,已如鳳毛麟角。”
觀音婢奏罷,接著由李世民演奏。
一曲《幽蘭》演繹得清麗委婉,技法純熟,比之觀音婢還要稍勝一籌。
高秋娘和丁娘子,自然免不了一番誇讚。
李世民剛演奏完,李玄霸就伸著懶腰嚷嚷道:“你們兩個總算彈完了,一直叮叮咚咚的,我都快睡著了。”
竇氏笑著斥道:“大德,不得無禮,你又在胡說。”
幾個孩子也不以為意,哈哈笑著取笑李玄霸,觀音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