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弒父篡位(第1/3頁)
章節報錯
長孫晟夫婦帶著長孫無忌、觀音婢,又城南莊園住了幾日,才決定回城。
回城以後,長孫晟即到東宮拜見太子楊廣,將丁佔魁之事向楊廣作了稟報。
楊廣亦知丁佔魁是個人才,如今他貴為太子,怎會還把數年前的恩怨放在心上?
況且當下,他正在暗中謀劃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正是用人之際,急於籠絡人心,自然一口應允長孫晟的請求。
得到太子的同意,長孫晟心中就沒了顧忌。
作為左勳衛驃騎將軍,長孫晟本就有權任命一名七品的府兵都督,只要將任命情況報兵部備案即可。
回到驃騎府官署,長孫晟就簽署了對丁佔魁的任命狀——驃騎府鄠縣府兵都督。
丁佔魁接受任命後,公家依例賜了田宅,他便著手安排人手建造房舍。
在隋朝,永業田上的佃戶是人隨地走的,丁佔魁也不愁沒人耕種。
房舍建成後,長孫晟又從府上撥了些家奴過去。他對丁家的恩情,何止恩同再造?就是生身父母,也不一定考慮這麼周全。
丁佔魁最是忠義,他對長孫將軍府來說,如今雖已不是家奴,但是卻比家奴還要忠心十倍。
所以,在以後數十年,丁家都死心塌地追隨長孫一家,成為其得力的助臂。
轉眼到了仁壽四年。
七月十三日,皇太子楊廣星夜招長孫晟到仁壽宮。
仁壽宮位於長安西北三百多里,是隋文帝楊堅的避暑離宮。
聽到太子星夜來招,長孫晟知道發生了大事,一刻都不敢耽擱,即刻告別高秋娘,騎快馬往仁壽宮趕去。
七月二十一日,皇上駕崩的訊息傳遍長安,太子楊廣在仁壽宮皇帝位。
八月初三,隋文帝的靈柩從仁壽宮運至京師。
八月中旬,長孫晟返家,見到高秋娘,面現不豫之色,憂心重重。
高秋娘見長孫晟不高興,問道:“夫君可是有事開罪了新登基的皇上。”
長孫晟道:“非但沒有開罪皇上,而且被委以重任,並視為心腹。”
高秋娘奇怪道:“既然這樣,夫君應該高興才是,怎看著悶悶不樂的樣子?”
長孫晟嘆道:“我已感覺到,先帝所託非人,他辛苦幾十年創下的基業,恐將付諸流水,百姓又將生靈塗炭。”
高秋娘道:“聽說當今皇上,才德兼備,胸懷雄韜偉略,夫君怎麼說出如此話來?”
長孫晟不屑道:“掩藏太深,貌似忠厚,實則是禽獸不如之人。我覺得離他越近風險就越大。”
於是,長孫晟便將近段時間的所見所聞,一一向夫人說了。
那日,楊廣急召,長孫晟快馬趕往仁壽宮,中間換了幾次馬匹,於第二日上午趕到。
到了仁壽宮,長孫晟才聽說先帝駕崩,但太子楊廣封鎖訊息,密而不宣。
長孫晟見到楊廣,楊廣即在隋文帝靈前,任命長孫晟為左領軍將軍,掌管皇城、宮城內外守衛,品階由原來的正四品,提為從三品。
在楊廣徵討突厥時,長孫晟曾跟隨他擔任行軍總管。
對長孫晟的謀略、武功才幹,楊廣很是欣賞。
關鍵時刻,楊廣將長孫晟單獨召來,可以說是視作心腹干將。長孫晟也確實感激新皇帝的知遇之恩,當時欣然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