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佔魁聽長孫晟所言,怔在當場,實在是太出乎意料,不想長孫晟竟有這樣的安排。待其回過意來,他強壓住激動的心情,站起身來,向長孫晟一揖到地,說道:“感謝郎主再生之恩,我丁家之人,即使賴郎主大恩脫了奴籍,但於郎主永遠是家奴。”

長孫晟連忙扶起丁佔魁,說道:“丁兄言重了,忠義之人豈能終生為奴,老天有眼也會覺得不公,是丁兄的忠義感動了上蒼。”

丁佔魁感激地道:“大恩不言謝,我丁家之人會永遠銘記在心。”

長孫晟接著說道:“我與原晉王,現在的太子殿下交好,回城之後即向他稟告此事。這麼多年過去,想他心中不再有惱怒,定當捐棄前嫌,欣然應允。”

“忠臣義士誰不敬重?何況太子是未來的一國之君,當有容人之量。我有十二分把握,太子不會阻攔。只所以要稟告他一聲,是怕他以後知道,怪我自作主張。”

丁佔魁再次起身謝道:“那就有勞郎主了。”

長孫晟道:“丁兄客氣了。對於丁家以後的生活,我也有些考慮。待丁兄就任都督以後,我大隋照例會授永業田四十傾,園宅數畝。兄弟贈金二十兩,請丁兄不要嫌少,先簡單建處房舍,留些充作家用,這樣丁兄也好有個安身之所。”

聽到長孫晟安排得如些周到,即使是崢崢鐵漢,也會被這種真情所打動。

丁佔魁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淚水,哽咽著不知該說什麼來表達感激之情。

這時丁娘子站起身子,將觀音婢交與母親,然後向著長孫晟夫婦盈盈下拜。

她知道父親耿介,不肯屈尊,只有她代父親行大禮以示感謝,邊拜口中邊說道:“奴婢代父親和丁家老少謝郎主、主母再造之恩,此生願供郎主、主母驅使。”

高秋娘連忙將丁娘子扶起,說道:“不要這般客氣,以後咱們就是自家人了。待丁將軍上任之時,我們將在府中設宴,以示慶賀。在丁家宅院建成之前,就在別院內宅,收拾一處小院先住下吧。”

丁佔魁急忙推辭,道:“這絕對萬萬不可,我們已在這小院住習慣了,就不麻煩再搬來搬去了,幾年都住了,哪差這一時?”

長孫晟夫婦見丁佔魁執意不肯,也就不再勉強,又說了會話才起身告辭,丁佔魁夫婦送到院門外再次表示感謝。

回到別院內宅上房,丁娘子帶了觀音婢去玩,長孫晟夫婦留下長孫無忌說話。

高秋娘問道:“無忌,這兩日你去了兩處家奴住的院子,一處是黃石磙家,一處是丁娘子家,同是家奴,你有什麼體會?”

長孫無忌思考了一會說道:“黃家骯髒雜亂,人沒有精神;丁家乾淨整潔,人有精神。”

高秋娘點頭說道:“說得好,看來你也用心了。你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

長孫無忌道:“是因為他們的活法不一樣,黃家人懶,丁家人勤快。”

高秋娘道:“不只是活法不一樣,選擇什麼樣的活法,在於人的內心。他們活著的目的不一樣,人生的追求不一樣。黃家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他們的目的就是活著。丁家是為了尊嚴活著,有價值地活著。”

長孫無忌道:“是的,黃家人覺得有飯吃就可以了,丁家人卻能做力所能及的事贏得身邊的人尊重。”

高秋娘道:“你說的只是表面現象。人的想法不同,關鍵是他們所受的教育不同,看問題的方式也就不同。”

“你看丁娘子和她的父親都有一身的本領,能夠對社會有用。丁將軍放到都督這個職位上綽綽有餘,你讓黃石磙來幹會稱職嗎?還有丁娘子讀書識字,還通琴棋書畫,這在女人之中是少有的才女,因此才被我看重。如果不能被我看重,也不會惠及她的父親。”

長孫無忌問道:“阿孃是不是說,做一個人要有本領,才會有機會受到重用?”

高秋娘看長孫無忌還沒說到點子上,繼續說道:“最重要的是受到好的教育,受到好的教育,才會有強大的內心和過硬的本領。”

“有強大內心的人,順境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逆境中愈挫愈勇,終不墜青雲之志,窮且益堅。伊尹身為奴隸,自幼好學,苦讀不輟,終於成為帝師,助商湯成就大業。”

“有強大的內心,而沒有真本領的人是志大才疏,終無所成。”

“有真本領,而沒有強大內心的人,就經不起挫折和風浪。得意時不知進退,終將為人所嫉,不得善終。失意時灰心喪氣,從此一蹶不振。”

看長孫無忌若有所思,高秋娘緩了一緩,又道:“所以說就育人來說,志和智都不可偏廢,兩者缺其一,培養出來的都是廢物。所謂志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所謂智即是才能。”

長孫無忌頻頻點頭,說道:“母親的教誨孩兒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