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三郎狎伎(第3/3頁)
章節報錯
然後又對肖長慶道:“你去回稟主母,把我和二郎主的處置情況說與她聽。讓她準備四身侍婢的衣服,你拿去讓四名歌伎在車上換了,再罩上冪羅送出府去,要讓她們明白,要是將今天的事說出去,自己也將犯下大不敬罪,處流刑兩千裡。”
肖長慶回道:“老奴明白。”
長孫熾繼續道:“你告誡知道今天之事的所有家僕,任何人不得將今天的事向外人透露半個字,否則挖眼割舌,投入城南莊園餵狗。”
肖長慶唯唯連聲,磕頭不止道:“老奴知道厲害,一定照做。”
交代完畢,長孫熾、長孫敞領長孫無憲去家祠。
肖長慶去內院向高秋娘稟報。
高秋娘聽過肖長慶的稟報,將長孫熾和長孫敞的處置方式前前後後又想了一遍,沒有發現什麼疏漏,這才讓書香找了四套女婢的衣裝,交給肖長慶,拿去讓歌伎換了,並再三叮嚀做好各項善後。
十月獨孤皇后葬於太陵。
大喪期間長孫無憲沒有再生事端,見一切都太平無事,高秋娘一直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十二月隋文帝下詔:“僕射楊素乃國之宰輔,不可躬親細務,但三五日一向省,評論大事。”
意思是說楊素是宰輔重臣,不用親管朝中事務了,只需隔三五日上一次朝,遇到大事給皇上出出主意就可以了。
名義上是優崇有加,實際上是奪了楊素的實權,同時將楊素的弟弟楊約外放為伊州刺史。
楊素查辦了故太子楊勇、蜀王楊秀的案子,經他手廢了一太子一王,權勢日盛,對於反對自己的朝臣不是被貶就是被殺,對投靠自己的雖然無才無德也會受到重用。
他的弟弟楊約,叔父楊文思、楊文紀,族叔楊忌並列為尚書、列卿,幾個兒子寸功未立都位至柱國、刺史。
楊素及其族人廣營資產,產業、田宅不可勝數,家僮數千,家中妓妾以千計。
朝臣之中除了尚書右丞李綱、大理卿梁毘沒有人敢與楊素作對。
梁毘見楊素專權禍國,便參奏楊素,隋文帝大怒要將梁毘下獄。
梁毘對隋文帝說太子和蜀王被廢的時候,百官震驚,只有楊素揚眉吐氣,喜笑顏開,這難道是忠臣應該有的樣子嗎?
隋文帝無言以對,便赦免了梁毘,從此以後對楊素漸漸疏遠。
高秋娘聽說隋文帝對待楊素兄弟的情況,心中思量楊素一族恐怕離覆亡已經不遠了。
古往今來,像楊素這樣權勢熏天的大臣幾乎都沒有好的結果,要想家族繼續存活,只有一個方法就是篡位自立,取而代之。否則,一旦大權旁落,舊日政敵必將置之死地而後快,萬夫所指,眾怒難消,皇上必殺之安撫眾心。
看罷歷史興亡,感嘆世事無常。
高秋娘也為家族的前途命運擔心,常言道天威難測,不做高官心不驚。可不做高官,又哪來的這富貴榮華?
而一世的榮華換來的可能是後世子孫的萬劫不復。
如何才能逃脫這誘人而又可怕的因果?
高秋娘苦苦思索這個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