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深宅大院的高秋娘,幾乎是沒有機會和外界接觸的。

長孫晟長年不在家,她就斷了外面的訊息,甄氏也和自己一樣閉目塞聽,和賀蘭氏又少有來往,只有庫氏是高秋娘的二手資訊來源。

因為長孫無逸平日在宮中履職,回到家裡會說起一些外面的事情。高秋娘就在與庫氏的閒聊中瞭解一些朝堂上的事,遇到關心的,還會讓庫氏專門向長孫無逸打聽一下。

七月的一天,暑熱難耐,高秋娘和甄氏、庫氏領著孩子們在花園亭子裡乘諒,庫氏輕聲對兩人說:“聽說宮中又出了大事,皇后氣得一病不起,快要不行了。”

高秋娘驚異道:“聽誰說的,因為何事?”

庫氏說道:“聽我們家郎君說的,肯定不會有假,說是被蜀王楊秀氣的。”

蜀王楊秀是隋文帝楊堅的第四子,容貌魁偉,儀表堂堂,很有才幹,而且武藝高強,年輕時深得隋文帝信任,被任命為益州總管。

楊秀恃才傲物,雄居一方之後,日益變得驕縱。

大將軍劉噲之討伐白蠻時,隋文帝令開府儀同三司楊武通領兵隨著出征。楊秀不依禮制,派身份卑下的侍臣萬智光為武通行軍司馬。

隋文帝認為楊秀任非其人,非常生氣,對群臣說:“壞我法者,子孫也。譬如猛虎,物不能害,反為毛間蟲所損食耳。”於是隋文帝削減了楊秀的管轄範圍。

後來楊秀越來越不像話,自從隋文帝為楊秀任命的長史元巖死後,楊秀身邊沒了監視的人,越發沒有了顧忌,做出許多違背規制的事。製造渾天儀,抓捕山中獠人充當宦者,乘坐的車馬和儀仗,都按照皇帝的規格來製作。

隋文帝對獨孤皇后說,楊秀不甘居人下,不會善終,有他們兩人在時不會出事。如果以後兩人不在了,哪位兄弟繼了大統,楊秀必反。

所以,隋文帝想在自己還在位時,把楊秀的問題解決掉。

高秋娘早就聽長孫晟說過帝、後兩人對蜀王不滿,知道隋文帝早晚要處置蜀王楊秀,便問庫氏:“二郎有沒有說,這次是什麼事情惹皇后生氣?至尊怎麼處罰蜀王的?”

庫氏道:“聽郎君說蜀王做了大逆不道之事,還差點反了。”

高秋娘問:“什麼大逆不道之事?”

庫氏道:“楊素髮現了蜀王埋在華山腳下的人偶,用鋼釘釘了手心,戴著枷鎖,正面寫著漢王楊諒的名字,後背上寫著‘請西嶽慈父聖母神兵收楊堅、楊諒神魂,如此形狀,勿令散蕩。’這是要咒至尊和漢王死,你說至尊會不惱怒?”

高秋娘道:“又是這個楊素,廢太子楊勇是他查的,這又找出蜀王大逆不道的證據來,也不知是真的,還是栽髒陷害?”

甄氏也對這事半信半疑,說道:“宮廷之事,誰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我看栽髒陷害也不是沒有可能。”

庫氏道:“不管是真是假,反正至尊和皇后都信了,皇后氣得一病不起。至尊下詔召蜀王進京。”

高秋娘道:“發生了這樣的事,蜀王還敢進京嗎?”

庫氏道:“聽郎君說,開始蜀王不願回京。王府總管司馬源師進諫,勸蜀王遵詔而行。蜀王說這是他的家事,不讓司馬源師管閒事。至尊又任命原州總管獨孤楷為益州總管,讓獨孤楷催促蜀王回京。蜀王還是不願走,獨孤楷對蜀王說,現在回去說不定還能保住性命,如果至尊震怒,連王妃、子女都不保。蜀王這才同意回京。”

“蜀王不是回來了嗎?怎麼還說差點反呢?”高秋娘又問。

庫氏道:“蜀王帶人走了四十多里,有些後悔了,又帶著人馬回去想偷襲獨孤楷,獨孤楷早有防備,告誡去而復返的蜀王不要草率行事,否則鑄成大錯後悔不及。蜀王這才打消了造反的念頭。”

“回來以後,至尊是怎麼處置的?”高秋娘問。

於是庫氏便詳細說了後來的情況。

蜀王楊秀到了長安,隋文帝見了他也不和他說話,讓內侍問他是否知罪。楊秀叩頭謝罪。

隋文帝說:“以前秦王糜費財物,我以父道訓之。現在楊秀詛咒父兄,僭越違制,蠹害生民,當以君道繩之。”對群臣說道:“要將楊秀斬首於街市,以向天下百姓謝罪。”

開府儀同三司慶整進諫道:“楊勇已被貶為庶人,秦王楊俊已經薨逝,陛下就這五個兒子,何至要這樣?”

隋文帝大怒,要割了慶整的舌頭。太子楊廣帶領諸王哭著為蜀王求情,才免了蜀王楊秀的死罪。

隋文帝下詔:廢楊秀為庶人,幽禁於內侍省,不得與妻子兒女相見,只准安排兩個獠人婢女進行侍候。

因為楊秀的事連坐獲罪的有一百多人。

聽庫氏說完整個事情的經過,高秋娘嘆道:“蜀王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可憐至尊五個兒子,一個憂鬱而死,兩個廢為庶人,除了太子,就剩一個漢王了,也不知漢王最後是一個什麼結果。”

提到漢王楊諒,再加上蜀王剛被貶為庶人,還連累一百多人獲罪,甄氏心中不安起來,於是說道:“也不知漢王會不會有事,我怕郎君跟著受到牽連。”

高秋娘安慰道:“至尊和皇后十分喜愛漢王,他目前是不會有事的,即使有事也會在至尊和皇后過世以後,還有時間讓你父親做些打算。”

甄氏無奈道:“也只能如此了。”

高秋娘見甄氏心中不快,便打住了話題。和庫氏一起勸慰了半天,甄氏才稍稍安了些心。

八月,獨孤皇后崩逝,皇上下詔:舉國致哀,與大喪禮相同。自太子以下五品以上及公主、命婦等鹹集,朝夕哭臨三日。二十七日內官民齋宿,停止娶嫁、輟音樂,軍民摘冠纓,命婦去裝飾,寺、觀各敲鐘三萬杵。

高秋娘為四品命婦,依詔進宮哭祭三日。整個長安城內全城縞素,絲竹不鳴,鐘聲悠悠此起彼伏,伎館樂坊關門歇業,飯館灑肆只供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