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晟看了看廳裡的每一個人,說道:“我等會見過你伯父、舅父就要起程,行前有幾件事要交代。”

“一是你母親身體不方便,大郎娘子要協助母親打理中饋,不能讓母親過分操勞。二郎、三郎在我走後要事事聽從母親安排,不能違拗,最重要的是要確保母親平安無事,如有半點差錯,我回來絕不輕恕。”

聽到父親說話語氣這麼重,大郎娘子甄氏、長孫無憲倍覺責任重大。

“第二,”說到這長孫晟停頓了一下,目光冷峻地掃過房間裡的每一個人。看到采薇等幾個奴婢還在門口侍候,吩咐道:“采薇,你給她們說一聲都退下吧。”

采薇依言喊了前後門侍候的奴婢都退到南座房住室。

接著,長孫晟壓低聲音,但神色嚴厲地說:“第二,近期京師事多,交往不可不慎。任何人不得私自與皇親貴戚交結,要安守本分,不要想著攀高枝,不小心那高枝斷了,會摔個粉身碎骨。”

說到這裡,目光又向四周巡視了一圈,把聲音壓得更低,右手手指敲著几案,一字一頓地說:“連故太子府都能安插進眼線,不要想著自己幹什麼事情沒有人知道。”

忽然抬高聲音,問道:“我說的你們都記住了嗎?”

兒子、媳婦都回道:“謹遵父親教誨。”

最後,長孫晟又補充道:“二郎、三郎,有什麼拿不定主意要向伯父、叔父請教,不得自作主張。大郎娘子,內院遇到棘手之事,可到長房請大夫人主持解決,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長孫無逸、長孫無憲二人點頭,甄氏似乎已經心領神會,頷首回道:“媳婦明白。”

長孫晟轉向夫人:“娘子可有什麼吩咐?”

高秋娘微微笑道:“全聽夫君安排。”

長孫晟注視夫人道:“那麼勞煩娘子為我收拾行裝。”

又向長孫無憲道,“三郎,安排總管準備乾糧和盤纏。大家散了吧。”說完起身,快步走出內院來到外院書房。

書房內,長孫熾、長孫敞和高儉早已來到,正坐在羅漢床上說話。

長孫晟進屋也沒有客氣,挨著長孫敞坐下,將有關情況原原本本作了介紹,幾人都覺得軍情緊急,耽誤不得,即使啟民可汗已收到戰報有所準備,也不可疏忽大意。如果啟民可汗再吃了大虧,長孫晟就難辭其咎了。

長孫晟把最不放心的兩件事向三位說了,一是夫人臨盆在即,擔心她的安危。二是三個兒子的管束,怕走後二郎、三郎不明厲害生出事來。

最後,幾人商定,高秋娘的事大夫人杜氏和鮮于娘子多來走動,臨盆之時由大夫人杜氏坐鎮指揮。

二郎、三郎由長孫熾負責管束,如有越軌之事家法懲治。一切安排妥當,長孫晟才放下心來。

長孫晟下了羅漢床,向三人道:“阿兄和內弟暫且等候,我到內院向夫人告別後就啟程。”

高秋娘和長孫無忌正在前廳門前觀望,見長孫晟轉回內院,知道外面已安排完畢,起程的時間到了。

長孫晟走到夫人跟前,沒有再回到前廳,就站在院裡右手摟著夫人的肩膀說道:“娘子,我要走了,你要多多保重。”

高秋娘強忍淚水,微笑著道:“夫君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你也要多多保重。”

長孫晟又低頭對長孫無忌道:“無忌,你要記得聽阿孃的話,不能惹阿孃生氣。”

長孫無忌連連點頭:“孩兒知道了。”

長孫晟又向夫人說了一次:“娘子,我走了。”然後向玉菡吩咐道:“扶主母回房。”

長孫無忌跪下磕了三個頭,高秋娘在玉菡攙扶下屈膝行了一禮,然後依依不捨轉身走向前廳。

到了門口,高秋娘又轉身望向長孫晟,長孫晟揮手讓她進屋,采薇才掀開門簾,扶夫人進去。

長孫晟快步走出內院,和長孫熾三人一起走出府門。

大門外,人馬已經集結完畢,四人從家僕手中接過馬韁,翻身上馬帶領眾人緩緩前行,出永興裡北門,向東朝通化門行去。

出了城門,眾人下馬,大家互道珍重,長孫無逸、長孫無憲跪下磕頭行禮。

長孫晟戴上突騎帽,披上貂裘斗篷,向二位兄長和內弟深深一揖,三人也深深一揖作了回禮。

長孫晟手握馬韁抱拳說了聲“珍重”,便認蹬搬鞍上馬,抖韁催馬急馳而去,五十多名隨從也都揚鞭催馬緊緊跟隨,官道上頓時揚起一陣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