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三章 箇中微妙的地方(第1/3頁)
章節報錯
“阿一,其實我一直有個問題不是很理解。”
炳叔此時是接著問道。
“炳叔你想知道什麼。?”
祝守一雖然覺得炳叔的問題麻煩,但這也有助於幫他思考的。
“我想知道的就是為何這個老唐一定要去取經呢?”
這個問題其實問的挺好的。
其實祝守一當時讀了多遍《西遊記》之後,腦海裡也一直盪漾著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唐僧為什麼一定要去西天取經?
這裡祝守一就詳細說說吧。
按照如來佛祖的說法是,南贍部洲多貪多殺,人人貪淫樂禍, 所以為了拯救他們,要他們派人來取經。
按照李世民的想法是,走了一趟地府,發現老爹李淵、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的亡魂還沒有超度。又聽觀音菩薩說,西天有大乘佛法,不僅能超度亡靈,還能保江山永固,於是派唐僧去取經。
然而,對比了取經路上的十個國家後, 驚訝的發現,西天取經並非這麼簡單,背後是有如來佛祖陰謀的!
實際上,唐僧一開始去取經的出發點就不是普度眾生,而是為了報恩,報李世民的恩:
之所以李世民對其有恩,除了報他“殺父之仇”,升他為水陸法會法師,以及送他錦襴袈裟和九環錫杖以外,還送了他一個“御弟”稱號,弄得唐僧不得不發誓:
“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
但是,隨著唐僧的不斷西行,他對取經的態度也在發生著根本的改變,甚至於最終取得的真經,他也不信能具備普度眾生的作用。
首先, 不用多講,唐僧在大唐境內,壓根就沒遇到過什麼妖怪。在大唐邊境僅遇到個不成氣候的寅將軍,也只敢晚上出沒,估計怕見到獵戶劉伯欽,嚇破膽。
更重要的是,在這裡,唐僧唸了一段小乘佛法,竟然也能幫劉伯欽父親超度,根本就不是觀音菩薩所講的,必須大乘佛法才能超度。
而這一路往西,幾乎所有妖怪都是西牛賀洲的,而且是離靈山越近,妖怪越猛,甚至都有一國人民都被妖怪吃掉的獅駝國存在。
實際上,剛走到烏雞國的時候,唐僧就已經在打退堂鼓了,還問孫悟空西天怎麼這麼遠,何時能回大唐?甚至於在被人欺負之後,更是懷念大唐,要回去:
“可憐!可憐!這才是人離鄉賤!”
那麼,唐僧為什麼會發出如此感慨呢?
就是因為,唐僧這一路西行經過的十個國家,沒有一個國家能像大唐這樣強盛,而且問題頗多。
先說寶象國:
其實大家用腳指頭想一下,身為國王,自己的女兒丟了十幾年,難道就不會派人去找?
連唐僧都能看到方圓十幾裡的寶塔,在“咻咻”的發光,而碗子山這裡離寶象國京城也就150公里。作為國王,難道對自己國土境內的妖怪,都不清楚嗎?
寶象國國王當然不清楚了,但國王不清楚,不代表地方官員也不清楚,實際上他們清楚得很。
當唐僧送信給寶象國國王后,國王眼中含淚詢問滿朝文武:
“那個敢興兵領將,與寡人捉獲妖魔,救我百花公主?”
有人敢嗎?
沒人啊,一個答應的都沒有,急的國王眼淚哇哇的,最後底下的將領沒轍了說了這麼一句:
“那妖精乃雲來霧去之輩,不得與他覿面相見,何以徵救?”
若是換到正常點的國家,早就有不怕死的武將出列,要求去救公主了。若是此事出在大唐,根本就不叫問題,別說一個妖邪了,就算是鬼,都不用怕。單靠秦叔寶、尉遲敬德的畫像都能鎮住他們,更不用提做個夢都能斬龍的魏徵了。
甚至都不如後面的天竺國玉華州小王子們,聽說有妖怪來了,都拿著武器要幹他:
“莫敢是那山裡走來的妖精,假裝人像,待我們拿兵器出去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