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是屬於厚黑呀(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阿一,你是怎麼理解這裡面的三方勢力的呢?”
此時的陳教授是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祝守一瞭解陳教授,其實陳教授骨子裡也是一個權衡利益的人。那麼他一定是會在箇中找到這方面的影子。
不過祝守一覺得也可以詳細講講,總的來說呢,這個內容還真是夠長的喲。
西遊世界之中三大勢力分別代表了當時西遊記世界的統治者,影射的是當時封建王朝的統治階級當中的不同的利益集團,對於治下的人妖鬼等被統治階級他們是有相通的共同利益,因此他們在整部《遊記》西當中都是合作中有鬥爭,在鬥爭中求純合作的態勢,並不會直接翻臉幹架。
儒(玉帝)釋(如來)道(老君)三家在統治中始終要“臉”的,也就是說要打著一個冠冕堂堂的旗號,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說著正大光明的理由幹著最見不得人的買賣勾當,確切的說形式就是先禮後兵,比如在第三回悟空擄走了金箍棒,勾滅生死簿之後,龍王和閻王先後告狀,天庭作出的決定不是直接剿滅而是先禮後兵,先把他招上來做官,然後再想出一切辦法去控制他。
也就是說包括後來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無來佛祖,教訓孫悟空的時候,也不是上來就用硬實力去打壓,而是先和孫悟空打賭,輸了之後才將其壓制五指山下,沒有這個形式悟空還是一樣要被鎮壓,但是神仙要的就是這個形式,這樣才能彰顯其所謂的“慈悲為懷”,否則上來就打打殺殺豈不與妖怪無異,那還怎麼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管控三界?至於這些勾當有多黑暗,類似獅駝國屠城的慘案,只有神仙自己知道。
《西遊記》中三大勢力,分別為儒(玉皇大帝為代表的行政體系)、道(太上老君為核心的道教體系)和佛(當前佛如來為最高領袖的佛教體系)。
很多西遊研究流派認為西遊記主要講是三家爭鬥,實則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眼界過於狹小:若是隻存鬥爭為何道家不拼死抵抗佛家擴張,相反還對取經大力支援配合佛祖,主動參與設難考驗(第三十二回,回收服金角銀角,第三十九回還魂丹救命烏雞國王,第五十二回降青牛),若知“奪人生路如殺人父母”,西遊中回回滅道揚佛豈能放任不管?
從根本上講,儒、道和佛的利益共同點大於分歧,合作多於鬥爭,和而不同,鬥而不破。其背後隱藏原因是儒、道和佛同屬統治階級,世間萬物皆為其享用不盡,蠅頭小利不值大動干戈,在不掀桌子的前提下互使暗箭冷矢才是正道,這三家對於被統治階級則是一致對外,攻訐無數,斬草除根,能夠威脅其統治的妖仙一律鎮壓,要不皈依,要麼剿滅,孫悟空如此,牛魔王亦如此。
第一點,玉帝體系:天大地大我最大。
很多解讀《西遊記》的觀點認為玉帝在三大勢力中當中排名墊底,持這種觀點的看法往往把玉帝的故意示弱當做能力不足、地位不夠的證據,實則眼界太過狹隘,正確的理解應當是站在宏觀角度和戰略高度上來考量玉帝在整個三界體系當中的地位我們可以看到玉帝所控制的行政體系遍佈四個大洲各個角落,控制了人神鬼三界,而佛或道只能偏掌一隅。從這個角度上講,《西遊記》當中真正的天地共主只有一個,就是玉帝,而佛跟道爭的是行政體系之外的宗教領導權,本身並不存在取而代之的問題。
一,體系最完整的行政體系是玉帝最大的優勢
如來佛祖曾說世間有天地人神鬼五類,五類皆是玉皇大帝的管轄範圍。具體包括以下八類:管理凡間地方生靈的山神土地、五方揭諦等各路基層神祇,作為基層管理維持轄內基本秩序;管理地府輪迴的十大閻君,用以保證凡間新陳代謝以供不絕香火;管理天下河流水系的四海龍王,管理水族並主人間雨水甘露。
管理清風行雨事項的雷公電母,配合龍王行雨降水(第四十五回“玉帝擲下旨意,徑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來,助雷電下雨。”;管理水火資源的水德火德星君,保證凡間水火資源為玉帝所控(第五十一回:行者道:“老孫這去,不消啟奏玉帝,只到南天門裡上彤華宮,請熒惑火德星君來此放火,燒那怪物一場,或者連那圈子燒做灰燼,捉住妖魔。。
管理後勤贍養事項的御馬處和蟠桃園,保證體制內神仙長生不老,維持管理體系的穩定;以託塔李天王為代表的武將集團和以太白金星為代表的文官集團,組成機關商議部署天庭日常工作;條線管理天下生靈的28星宿以及維持妖界、仙界秩序的經常露臉卻屢戰屢,作為戰力衡量標誌的10萬天兵天將。
從地域上講《西遊記》四大部洲皆屬玉帝統帥: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
東勝神洲傲來國誕生了悟空,但是悟空被無常勾魂,閻君判命以及後續天兵征討均在玉帝體系之內運作。
綜上所以,玉帝的治理體系幾乎涵蓋了西遊記世界的各個角落。但有反對意見提出第三十二回的一段話。
這句話正確的理解應該全面的看,天魔由玉帝直屬管轄,地方上的妖魔就是由土地山神代為管理,東西南北、蛟精鬼祟都有不同的l神仙直屬管轄,其中北真武與南火德都是玉帝的屬下,東方也是屬於玉帝直接管理,西方歸佛,並不意味著西方有佛祖全面接手,而是也應當與真武火德一樣的並列關係,也就是玉帝授權給佛祖,由其直接管轄。
不能僅憑“西方的歸佛”就理解為西牛賀洲全權由佛祖接手,而應當結合上下文綜合理解。這也就是說《西遊記》當中的道佛相爭爭的是:在玉帝控制的行政體系當中的話語權,充分的講就是誰能夠在玉帝心中具有更高的地位,儒道相爭並不會削弱玉帝的統治地位,相反還會有求於玉帝而突出玉帝的話語權。
二,外強中乾戰五渣
雖然玉皇大帝在這三家當中勢力最大,人數最多,但是擺脫不了當年索尼公司的弊病:產品線鋪的過長過多而沒有核心產品,什麼產品都做,但卻都做不特別好,人事上官僚作風,無所作為,整個團隊空有一身名牌的稱號,但是卻競爭不過小快靈的公司,導致自己尾大不掉,被各類小公司分而食之。在整部西遊記中,玉皇大帝的十萬天兵至少被打趴下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