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守一在這裡是聽到了阿九對於事情的看法。

說實話祝守一還是很高興的,至少他聽得出來,阿九對於他說的內容是很感興趣的。

同時阿九提出的點也讓祝守一很感興趣。那就是說西遊記這本書是否有被高估。

又或者說,這本書放在現在應該如何評價。

這個問題在祝守一看來其實是有一點複雜的。

但是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就是他要做的事呀。

這裡祝守一是要分享一下他個人的經驗了。

可以說這是他對於這本書喜愛的重要原因所在了。

第一遍,只看情節。可以結合各版影視劇。看完覺得,哦,挺有趣的。

第二遍,看回目。看完你會逐漸接受一些概念:孫悟空還叫心猿,還叫金公。豬八戒還叫木母,沙和尚還叫黃婆,唐僧還叫赤子。白龍馬還叫意馬

舉幾個例子

第五十三回禪主吞餐懷鬼孕黃婆運水解邪胎

這一回講的是唐僧誤食子母河水,沙僧幫孫悟空取來落胎泉水幫唐僧打胎。

我們逐詞來分析一下回目名。

禪主對應唐僧。

吞餐對應喝子母河水。

懷鬼孕我們先放著不說。

黃婆對應沙僧。

運水就是字面意思。

再舉一個例子,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

這一回講的故事是真假孫悟空打遍三界,唐僧師徒原地踏步等著,最後由如來佛識破假悟空,真大聖歸隊。

同樣的方法:

二心指的是誰?

攪亂對應的是什麼?

大乾坤指的是什麼?

一體指的是誰?

真寂滅究竟是什麼?

這次祝守一不直接給出答案,畢竟這當中的問題也是瞭解西遊的過程。

第三遍,看詩詞。祝守一覺得很多朋友看西遊記的時候,對於其中的詩詞都會跳過。

誠然,西遊記這本書,你不讀詩詞完全不影響理解劇情。

可是一旦你多個心眼看了一眼其中的某首詩,就開啟了新世紀的大門。

《西遊記》這本書,幾乎每一回開頭和結尾都喜歡放上兩首詩。比方說開頭,通常給你來一個“詩曰”然後結尾的時候喜歡來一個“有詩為證”。你在看完這一回故事之前,會覺得這些詩屁用沒有,但你看完整回故事之後,再回去讀一遍這些詩,就會明白:哦,原來吳承恩要講的是這麼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