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值一提(第1/2頁)
章節報錯
祝守一其實一直以來都不喜歡有人跳開書去做一些腦洞大的思考。
畢竟該說不說其實這件事本質上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就像炳叔,祝守一其實可以不厭其煩的與他說明清楚。畢竟也是希望炳叔對於情況有所瞭解。
那麼這裡說回上文。
上文裡說到了那個九靈元聖的道德方面的情況,這裡祝守一是想做一個補充。
有人質疑說,九靈元聖等並非玉華州居民,不能用謀反來形容他們吧?
在這裡祝守一覺得可以解釋一下,其實明朝法律並無對外來侵略者的處置條例,這是因為法律的固有性質導致的,法律的定義就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具有一定文字形式,由國家政權保證執行,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法律是具有地域性的,只對本國境內本國公民起效,法律即是懲罰也是保護,非本國公民就不在法律保護範圍之內。
九靈元聖的九曲盤桓洞所在地不明,但從原文看應該與玉華州離得很遠,因此嚴格來說的確不能用法律來衡量他,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受法律保護。
但是既然認為黃獅精罪不至死,那當然前提就是用人類的法律來衡量黃獅精等,所以要討論這個話題,就要先假定九靈黃獅等屬於玉華州居民,才能繼續,是在一個預設的前提下對七獅的行為性質進行的類比和說明。
原著作者對法律的認知是很清醒的
弄清楚了黃獅九靈行為的性質,我們再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九靈元聖與他的孫兒黃獅精,究竟有沒有道德?
認為九靈元聖和黃獅精有道德,一般有三個理由:
一,黃獅精和九靈元聖都是不吃人的妖怪
二,黃獅精買東西還給錢
三,九靈元聖的主人評價它是“久修得道的真靈”,“等閒也便不傷生”
對於這個問題,祝守一的看法是,道德與善良之間不是等於號,道德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規範,而善良是一種天性,兩者是有區別的,你可以說一個人性格善良,卻不能說他“性格道德”。
從原著看,黃獅精和九靈元聖的確是不吃人的。黃獅精對於來賣豬羊的人類非常客氣,性格軟弱,吃過人的可能性非常小,九靈元聖既然“等閒也便不傷生”,當然就更不會吃人了。
雖然黃獅精還有一個來歷不明的美人,與偷來的兵器一起提起,非常可疑。但是在原著沒有明確說出來由的情況下,我們就採取無罪推定原則,往最好的方向想,比如你情我願之類,排除這條疑點。不構成黃獅精危害人類的證據。
當然如果坐實是強搶民女那麼黃獅精就不得翻身了,又是一條死罪。就當黃獅精是一個天性善良的妖怪。
但是善良並不代表有道德。黃獅精看到王府放光就深夜潛入盜取寶物,開釘耙宴請祖翁來欣賞自己偷的東西,被打上門來就請祖翁幫忙報復,雖然平常不傷人,但是聽祖翁說要遷怒凡人,綁架人類也是毫無意見。黃獅精的種種舉動,看不出有什麼原則性,我們就不能說他是一個有道德的妖怪,最多說,黃獅精是一個相對善良,潛在危害較小的妖怪。
那麼關於九靈元聖有沒有道德?
九靈元聖和黃獅精的情況有所不同,黃獅精雖然平日沒傷人,但那是在沒有起衝突的前提下,他並沒有給自己制定一個行為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就好像動物園裡有些圈養的野獸在失去了野性之後也對人類沒有敵意,你卻不能說它是有道德的。而九靈元聖的“等閒也便不傷生”是建立在久修得道的前提下,是後天性的自發行為,可以算進道德的範疇。
但是,即使是這幾點,黃獅九靈也不是沒有水分的。
黃獅精花錢買東西,能證明黃獅精是善良的好妖精嗎?
在很多人心目中,妖怪就應該是陰森恐怖,與人類水火不容的,因此看到黃獅精居然買東西付錢,就很容易代入自己的想象,把黃獅精想象成一個百年不遇的大善妖。
但是,原著中妖怪和人類的關係並不是那麼簡單,就拿孫悟空,豬八戒來說,原著中看見他們長相的,有害怕的,但也有不怕的,即使是害怕也是開頭怕一下,緩過勁來就繼續談笑風生。在大部分西遊人類看來,這一豬一猴,也僅僅是長得可怕的醜和尚而已,僅僅是醜些。放現實中,你看到一頭大豬跟你打招呼,會是這樣的反應嗎?
在六耳獼猴那段,孫悟空打死的強盜,現實中有人會長成這樣嗎?但是在原著裡所有角色都預設他們是人類,所以黃獅精的小妖出去買東西,其實並不是什麼很難理解的事情,如果西遊人類脆弱到看見一個虎頭虎腦的傢伙就跑,那唐僧他們根本就取不成經了。
妖怪花銀子,很稀奇嗎?
有的人認為,妖怪有能力能直接搶,不需要花錢購買,所以買東西就是好妖怪,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強盜搶了錢也要花出去,難道就能說明強盜是好人?
當然原著沒有說黃獅精錢是搶來的,我們就無罪推定他是辛苦工作掙來的,但是黃獅精竊盜卻是事實。
“買東西要銀子”,這應該算是古人的一個常識。原著花果山缺兵器時,猴子猴孫第一反應是買,完全沒想到孫悟空作為一個猴子出去買兵器有什麼不對,地府裡唐王用銀子打發冤魂,金銀角給道士見面錢,玉面狐狸之父萬歲狐王留下百萬傢俬,並以此招贅牛魔王,甚至連獅駝嶺那幫壞事做絕的妖怪都要花銀子,如果要一一列舉未免繁瑣,就列此一處:
那妖聞言,即忙唱喏道:
【“長官,長官,新點出來的,實是面生,言語衝撞,莫怪!”行者還著禮笑道:“怪便不怪你,只是一件:見面錢卻要哩。每人拿出五兩來罷。”小妖道:“長官不要忙,待我向南嶺頭會了我這一班的人,一總打發罷。”】
這個要銀子的戲份,在劇版西遊記裡面也是有的,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難道這也能說明這些小鑽風都是善良妖精?
所以黃獅精花錢買東西,並不能說明黃獅精多麼善良,用一句話來解釋,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再說九靈元聖,認為九靈元聖有道德,主要理由是得道與不傷生。
然而得道也並不等於有道德,鬧天宮時的孫悟空也得了道,黃風嶺的黃風怪也得了道,金平府的三犀也得了道,並不能因此就說他們的道德高尚,這裡的得道是修行上的道理,與品德並無直接聯絡。
九靈元聖真的不殺生嗎?
九靈元聖第一次不殺八戒,是因為投鼠忌器,原著明確的說了九靈是會殺生的。
九靈第二次不殺生,仍然有顧忌人質的嫌疑,所以,九靈的不傷生也只是相對,只是“等閒”不傷生而不是絕對不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