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地潛臺詞就是:朕是皇帝,朕是那個搭臺子的人。

朕為了讓這臺戲精彩,一邊要保證臺子結實,一邊要確定你們這些戲子的角色。

可蔣瓛聽不懂啊!

他只覺得很厲害、很高明、很巧妙的樣子。

蔣瓛確定自己怎麼想都理解不了後,學著擅長拍馬屁的王公公,試探著伸出大拇指讚歎道:“陛下,您這說的太妙了。”

心中再補充一句:可我根本聽不懂啊陛下!

朱元璋回頭撇他一眼:一看就是個“知之為知之,不知也知之”的差生。

就這還想跟朕談政治,你怕是還沒睡醒吧?

還想朕教你,朕說“你不配”,可真沒委屈你啊!

老朱翻個白眼,收回眼角餘光,重新看向西面開闊視野內的江水。

看不起蔣瓛歸看不起蔣瓛,可你不能忽視它的自尊心啊!

搞他心態可以直截了當說“你不配”,真給人解答了,再那麼說話,就從施恩變成結仇了。。。

於是乎,朱元璋耐下心,嘗試著用較為樸素的語言和蔣瓛交談。

“你不是想問,權兒辦武科舉的目的嘛?”

“是的陛下!”

蔣瓛抱拳躬身,請教之意十分誠懇。

老朱猶豫再三說:“其實你說的也沒錯,最淺顯的目的,就是拿他的人頂替朕的人。”

“但是!”

在蔣瓛臉上笑容綻放前,老朱又加重語氣說了個“但是”。

哎,給這種差學生上課就是這,要給予應有的鼓勵,卻也要有足夠的權威,讓他感覺到教師的嚴厲。

不然,你誇他他就hai了,根本聽不見你後頭說啥了。

這就是那種“給點陽光就燦爛,有點河水就氾濫”的人啊!

被皇上的那聲“但是”警醒,蔣瓛立即緊守心神,俯首帖耳,認真聽講。

“但是呢,如果格局能大一點,把他放到制度層面去看。”

朱元璋轉過身,定定望著蔣瓛說:“權兒他不是在爭權奪利,他是在治國安邦啊!”

“啊,這……?”

蔣瓛完全不懂了。

搞個武科舉而已,咋就上升到那麼高的高度了?

而且,陛下,我懷疑你在吹你兒子,怕別人說你選的繼承人垃圾。

但我沒啥直接證據,所以我不吭氣。。。

蔣瓛心中腹誹,表情古怪。

朱元璋稍一打眼,差不多就能猜到他在想什麼。

真不想看到這麼傻的人,老朱又一次揹著手轉過身去,看向西面,丟給蔣瓛一個孤傲的後腦勺。

“你可能覺得朕在胡說八道,但實際上,朕告訴你的都是最樸實無華的道理。”

“為什麼說權兒的武科舉搞到了治國安邦的高度呢?只因為,他給了你這種不願意讀書卻根骨奇佳的武人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呃……

蔣瓛仰著頭,假裝面露恍然,心中卻在詆譭皇上。

陛下,我覺得你在罵我,但我蔣瓛找不到能證明你罵街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