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朱元璋來說,欺負蔣瓛真沒啥意思了。

但他這位老皇帝得確保對老王、蔣瓛等極個別人地絕對掌控,必須保證在他們幾個人心中的權威。

這直接關乎到老朱迴歸現身後,能否安全拿回國潮統治權。

老生常談的那個論調:

朱權很想給他老朱的“假死脫身”搞成板上釘釘的蓋棺定論,不會想他現身迴歸。

文武百官已經厭倦了他朱元璋的高壓統治,沒人還想回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官場生活。

至於其他人?

有人想他老朱迴歸復活不假,但都不當家啊!

只有現在登基稱帝的朱權,以及代表了大明朝政治體制的文武百官,或者北疆統兵的藩王、勳爵們。。。

只有得到了這些人的官方認證,他老朱才是他老朱,他朱元璋才是他朱元璋,他大名開國皇帝就還是他大明開國老皇帝。

不至於真被做成黑戶。

一言以蔽之:只有官方認可,老朱才有重新做政臨朝的機會。

不然,總不能為了讓朱權和朱棣角逐皇位,他老朱假死脫身,事兒搞完後,他再自己起兵造反,走正規渠道拿回統治權吧?

那不太麻煩了嘛?

不是說他朱元璋老了,搞不了這個。

主要是,咱做大明皇帝,得為百姓考慮,不能太影響黎民蒼生的正常生活。

嗯,沒錯,就是這樣。

朕不是為了自己,朕就是不想發動戰爭,擾亂太平年景。

朱元璋為自己搞蔣瓛心態的行為,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看著蔣瓛甚至要斯巴達的表情反應,老朱暗暗點頭。

嗯,火候差不多了,可以裝逼了。

“且不說權兒到底站在第幾層吧?只說你對武科舉的認識,其實就顯得你格局小了。”

朱元璋選了個略高的平整石頭站了上去,眺望西邊。

這個位置正好是後山西北坡,往北看,視野會被鬱鬱蔥蔥地山林擋住。

但如果往西看,視野在度過一小段的狹窄、閉塞空間後,會豁然開朗。

也不知道是哪條江水,剛好在開闊的視野盡頭滾滾流過。

朱元璋看著那寬闊沒有邊際般的澄綠色江水,胸懷激盪。

沒有回頭,但老朱知道,蔣瓛就站在他側後方不遠處,準備聆聽他地教會。

“蔣瓛啊,你是有個想去疆場建功立業的夢想是吧?”

突的,皇上沒有再談格局問題,居然問起了蔣瓛的志向。

蔣瓛回神後感慨:“沒想到臣這點小心思,陛下您還記得。”

“為君者,要做的不是文韜武略有多厲害;為君者,要做的只是把戲臺子搭好。”

“只有這個戲臺子夠結實,才能站足夠多的人上來,這就該是那些酸腐文人口中的‘粉墨登場’了吧?”

“而這臺戲精不精彩,並不是搭臺子的人能決定的。”

“這場戲精不精彩,是要看唱戲的人夠不夠賣力、投入的。”

“而你這種想要建功立業的文臣武將,以及黃子澄那種趨炎附勢的小人,才是決定這場戲是否精彩的根本因素。”

沒頭沒尾的,朱元璋居然和蔣瓛談起了為君之道。

這其實已經涉及到朱元璋的世界觀了。

而老朱之所以說這些,其實就只是回應蔣瓛那一句感慨:“沒想到臣這點小心思,陛下您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