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槐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李長逸等自律性高的人還好說,能夠耐住性子一遍遍去做,去調整,有些人就是在應付了。

他給大家做思想工作,訓練不是簡單地重複,更需要耐心、毅力和思考。

為什麼人家會比你快?看看影片截圖,人家是收腹弓腰,整個人就像一根彈簧,而你呢?看看同樣的動作,挺肚子撅屁股,這樣的發力方式,取得的效果能一樣?

想明白這些,你就會在訓練滑行中警惕和調整自己,透過一點點改變來形成肌肉記憶,從而提升比賽的成績。

然而理論大家都懂了,實際做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張開手臂輔助平衡,身體就會不受控制地摔倒。

雪世界是對外開放的,每天都有遊客慕名參觀國家隊運動員的訓練。

當著外人的面一天摔二三十個屁股蹲,那感覺可就是大型社死現場了……

所以,不光身體在抗拒,心理也一樣。

又荒廢了一天,李長逸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他在想著唐槐的話,也在想烏力罕為什麼能做得比別人都好呢?

想著想著,他眼前浮現出奇薩瓦瑪蘭科滑雪場的一幕,他跟著烏力罕不減速地衝下陡坡,當時的速度真的太快了,他汗毛炸起後脊樑發涼,有了發自心底的戰慄和恐懼。

當時的烏力罕應該也是嚇蒙了,把一切都交給了本能。

也恰恰如此,他居然在極限狀態下做到了平穩安全地剎車,從那以後整個人就像是開了掛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或許,我也需要像他一樣,在絕境中才能突破極限?”

李長逸想想似乎是可行的,他半夜敲門去找唐槐分享這個觀點。

此時的唐槐也正睡不著呢,聽完覺得有意思,在其認知裡,有很多生活技能都是在經歷過摔打之後才掌握的,比如學習騎腳踏車,摔過幾次就自然找到平衡了,滑雪也一樣,絕大多數人是摔出來的,甚至有人好幾個月學不會換刃,偶然摔個跟頭就會了。

現在為難的是,李長逸要怎麼才能找到一種方式,把自己推向極限?

“先就這麼練吧,賽道做好了,大家也都著急提升成績和水平,你把班克斯指出來的六個機會把握住了,一樣有機會贏得世界冠軍。我記得電影裡有句臺詞挺有意思,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說不定你訓練中能找到感覺呢。”

李長逸點著頭,終於從迷惘中找到了一點努力的方向。

這一晚註定是不平靜的,李長逸剛離開唐槐的房間,高熵又來敲門了。

他是來請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