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邊說著,一邊把目光移向李長逸,擺明了指桑罵槐。

李長逸抿嘴一笑,衝著倆人喊:“不要聽他的,認真比賽,拿出平時訓練的本事才是對我們最大的尊重。”

他這麼一句話,馬上贏得了對方的好感,但是也招惹上了張志旺。

對方猛然轉過頭來,滿臉怒容。

李長逸搖了搖食指,眼神都飄到天上去了。他很喜歡這個動作,既能表達輕蔑,又讓對手無可奈何。

這倆人互相玩心眼,還沒開始比賽就已經有火藥味了。

唐槐看著他們的小動作,嘴角掛著壞笑:“這種調調,我喜歡!”

競技比賽本來就是對抗遊戲,禮貌什麼的,平時做做樣子就行了,真上了賽道有拿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勇氣和狠勁兒才行。

當年他參賽的時候,可沒少被外國人針對,什麼陰謀陽謀損招都經歷過,要不然也不至於重傷退役……

唐教練浮想聯翩的時候發令槍響了,李長逸等四個人同時從出發臺上飛躍而下,水平居然不分伯仲。

看得出,那兩個“炮灰”選手反應挺快,平時訓練也都很紮實。

但是滑雪這項運動很吃經驗,接觸時間短的控板能力就弱,無論爆發力還是平衡力都要差許多,所以在第一組波浪包過後就明顯落在後面了。

李長逸和烏力罕並駕齊驅,過雪包、飛跳臺、落地控板、張臂開肩……動作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如果沒有半壁彎,說不定他們會保持這樣的速度並排衝到重點。

這時候,彎道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有彎道就有內外道之分,走內道距離短速度快,便是甩開對手的絕佳機會。

李長逸的出發點在1號道,滑到這裡就是內側雪道,這是先天優勢。不過他的支撐腳是左腳,也就是右腳在前左腳在後,所以過彎的時候用的是“屁股擦雪”的後刃。

張志旺恰恰相反,他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此時過彎是身體前傾俯身摸雪的前刃動作。

他們現在的技術還不夠純熟,前後刃發力有差距,明顯是俯身的前刃更容易用上力量。

所以在第一個彎道上,張志旺憑著這個小細節獲得了更快的速度,滑雪板漸漸探出了大半個身位。

不僅如此,這傢伙得理不饒人,帶著壞笑搖了搖食指,故意往李長逸的前方切過去,企圖搶佔內彎有利位置。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此時雙方時速大約在55公里左右,只要李長逸一個不冷靜,兩人撞在一起必然要受傷。

那一刻,所有人都盯著兩塊滑雪板,看它們漸漸靠攏,心也跟著提到了嗓子眼。

空氣似乎粘稠,時間近乎凝固,李長逸輕微移動了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