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的一下,李長逸減速避開了,為了維持平衡順勢抹到了外道,此消彼長之下,一下子拉開了與張志旺的距離。

觀戰席上眾人長出一口氣,馬上又亂成一團,有人抗議投訴張志旺犯規,有人瞪眼攥拳給李長逸加油打氣,但是更多人喟嘆惋惜,都覺得勝負已定再無懸念。

唐槐抱臂胸前,嘴角帶笑:“彆著急,還有4個彎呢!”

接下來是一段直道,一組波浪坡和幾個跳臺,張志旺在前,李長逸在後,二人相差大約兩三米的距離,又一次進入了“影子模仿術狀態”。

然而奇怪的現象出現了,明明是動作、路線、落點一模一樣,可李長逸居然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漸拉近距離!

張志旺能夠感覺到對方在接近,聽到對方滑雪板摩擦塑膠草皮的聲音,在下一個彎道中,他的餘光還能看到對方的身體動作等。

他忽然有些慌了:“怎麼回事,他怎麼也會這個戰術?”

這一幕對他這個前腳踏車手來說太熟悉了,就是破風戰術!

這種戰術在腳踏車、賽車甚至中長跑比賽中都很常見。張志旺身體素質不夠出眾,過去在騎行比賽中就是無數次使用這個技術,才能以二流運動員的身體與一流車手較量。

只是沒想到這次被李長逸給利用算計上了。

觀戰的唐槐也被驚豔到了:“Draft!好小子,有點意思啊!”

李萍萍乖巧懂事地捧哏:“教練,抓服特是什麼意思啊,講講唄?”

唐槐盯著賽道,隨便一擺手:“等會兒再說,先看比賽。”

照他們現在的速度,完賽時間也就一分多鐘,他可不想錯過任何細節。

過完倒數第二個彎道時,李長逸已經追到了非常近的距離,他的滑雪板板頭幾乎與張志旺的板尾“親”上了。

不過,此時的他並不輕鬆,張志旺太狡猾了,死死卡住最優路線,不給他突破的機會。

最後五分之一的賽道,還剩下一個半壁彎和四個又高又長的衝刺跳臺,也就是說,他惟一的機會就是最後那個彎道了。

“奶奶的,拼了!”

甫一入彎,李長逸咬牙發起了突破衝鋒。

只見他前面的右腿向左一領,雪板猛然切向張志旺左側的內道。

張志旺早就防著呢,馬上切換重心緊緊卡住內道,滑雪板幾乎是擦著三角旗門滑過,如果李長逸蠻不講理撞上來,這就屬於惡意犯規,後果很嚴重的。

就算只是隊內比賽,李長逸這樣做也給人“輸不起”的印象,以後也別想抬起頭來了。

可接下來的情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長逸剛才的動作居然是虛晃,待張志旺重心偏移後馬上撥動滑雪板,抹向右前方的外道!

連唐槐都覺得意外,忍不住攥緊拳頭語無倫次:“咦?不對,啊,我知道了……”

他嘟囔這兩句時,李長逸已經高速駛入了外道,動作看起來和第一次被擠出去差不多,但是這次輪到李長逸前刃過彎,完全沒有一絲減速跡象。

有一個常識,汽車高速過彎時,猛打方向轉急彎很容易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