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又分遣王萬,董先領軍出擊,出奇突擊,敵軍大潰。

此戰,岳飛俘虜金軍將領楊德勝等二百餘人,奪馬二百餘匹,衣甲不計其數。

只有高仲帶領殘部逃入鄧州,閉門堅守不出。

七月十七日,岳飛率軍攻取鄧城,將士不顧矢石,蟻附而上。

一場血戰,鄧城終被攻克,斬殺金軍,偽齊軍無算。

此戰,岳雲又是第一個登城的勇士。

岳家軍攻拔鄧州,活捉了高仲,岳飛隨即派遣李道前往唐州,於二十三日收復了唐州州城。

王貴和張憲同時在唐州以北三十里處,再次擊敗金軍與偽齊聯軍,以掩護李道收復州城,同一天,信陽軍也被攻克。

襄陽六郡就這樣被岳飛輕鬆拿下,訊息傳回宋廷,朝廷上下皆是震驚萬分。

唐高宗趙構更是對胡松年說。

“朕雖素聞岳飛行軍極有紀律,未想能破敵如此。”

對此,胡松年笑著回道。

“惟其有紀律,所以能破賊。”

此戰過後,岳飛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成為有宋一代最年輕的建節者。

一時間,岳飛名震朝堂。

之後在公元一千一百三十年,洞庭湖地區農民軍首領鐘相起兵反宋,鐘相被殺後,楊麼等又聚集人馬佔領洞庭湖區,採取陸耕水戰之法,繼續與南宋朝廷對抗。

宋廷視之為心腹大患,曾多次遣使招安,又派兵征剿,卻都是鎩羽而歸。

公元一千一百三十五年二月,朝廷的忍耐終於是到了極限,趙構下令命宰相張浚為諸路兵馬都督,岳飛為荊湖南,北,襄陽府路制置使,率領五萬大軍前往鎮壓。

岳飛於三月由池州進軍,四月到達潭州。

抵達之後,岳飛並沒有急著動手,先是招降了楊麼部將黃佐,又讓其回到湖中招降楊麼部眾,先後來降者兩千三百餘人。

憑藉著一面招降,一面強攻的方法,岳飛很輕鬆的就平定了洞庭湖叛亂,賊首楊麼被俘後處死。

作為賊首,楊麼肯定是罪無可贖,但對於其他人,岳飛卻是力排眾議,道。

“除已被處置,或罪無可贖者,其餘人諸將不可亂開殺戒。”

之後岳飛又下令,凡精壯之士,一律收編入伍,而老弱瘦軟,不堪服役者,皆各給米糧令其歸田。

如此一來,岳飛所得丁壯五六萬,被安置歸業的人也有二萬七千餘戶,十萬餘人,繳獲船舶一千餘隻。

戰事結束,岳飛攜帶一切繳獲器物,返回潭州,向張浚覆命。

此役全程,從初二日招降黃佐到初十日大獲全勝,岳飛總共只用了八天時間。

對此,張浚感嘆說。

“我宋之棟樑,日後必是鵬舉兄啊。”

張浚自問他絕對做不到岳飛這般,僅僅只有八天時間就平定了洞庭湖叛亂。

隨後岳飛以平楊麼之功升任檢校少保,進封武昌郡開國公,後又升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招討使。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