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文天祥如此,伯顏笑道。

“口舌之利,本相今日見你只給你一個選擇,無條件投降。”

元軍根本就沒有想過議和,他們只接受投降,並且還要交出皇室弟子作為人質,隨同元軍北上,並且從此俯首稱臣。

對此,文天祥想都沒想就直接拒絕了。

兩人針鋒相對,在文天祥的據理力爭之下,伯顏大怒,當即就下令抓捕了文天祥。

被捕之後,文天祥又被伯顏下令押往元都城。

身處元營,而且還成為了階下囚,不過自始至終,文天祥都沒有露出絲毫的懼意。

一路行至鎮江,在這裡,文天祥被當地的樵夫所救。

在杜滸,金應的幫助下,文天祥成功逃走,後被兩個樵夫抬著坐在籮筐裡,一路泛海坐船至溫州。

到了溫州之後,文天祥很快聯絡了朝廷,並上奏請益王登基稱帝。

後文天祥又在江西等地阻止抗元力量,不斷和元軍周旋交戰。

只可惜,眼下的南宋雖然還有文天祥等人在苦苦之臣,但面對強大的元軍依舊還是難以抵擋的。

到了這個時期的南宋,可以說已經是再無回天之力了。

文天祥所能做的,也只是減緩元軍進攻的腳步。

正面交戰,文天祥是一點勝算都沒有的。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江西等地,文天祥和元軍交戰也是敗多勝少。

這不是說文天祥的能力有問題,而是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

已經不是什麼兵法計謀就可以彌補的了。

一批臨時組建起來的民兵,如何能夠戰勝身經百戰的元軍呢。

從汀州打到贛州,雖然文天祥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可依舊沒有能夠擋住元軍的攻勢。

在汀州贛州戰敗的文天祥,召集殘兵轉移至循州,駐紮於南嶺。

三月,文天祥又進駐麗江浦,六月,入船澳。

與此同時,登基沒有多久的益王在這時候死了,衛王趙昺繼承皇位。

年幼的趙昺這時候在陸秀夫等人的帶領下逃到崖山,這裡也算是南宋最後苟延殘喘的地方了吧。

聽聞益王身死,文天祥自責不已,認為是自己沒有抵擋住援軍,才致使皇帝在逃亡途中暴斃身亡。

上書請求入朝,但很可惜沒有得到批准。

之後駐軍在南嶺的文天祥,軍中突然爆發瘟疫,在這場瘟疫之中,文天祥唯一的兒子和老母親都不幸身故。

親人離世,國家將亡,此刻的文天祥可謂是承擔了太多的壓力。

但是眼下沒有太多的時間讓他悲傷這些,因為援軍的兵鋒正在不斷逼近,根本就不給文天祥絲毫的喘息時間。

十一月,文天祥率軍進駐潮陽縣,而與此同時,元軍大將張弘範已經率軍來攻。

面對張弘範,文天祥決意死守潮陽縣,只可惜,本來實力就不敵元軍,再加上陳懿暗中投降了元軍。

裡外夾擊之下,潮陽縣最終失守,被元軍輕而易舉的攻下。

而文天祥在被俘之前,本來是打算服毒自殺,但可惜最終沒有能夠成功,最後被元軍生擒,帶到了張弘範面前。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