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引章...不要再說了.......(第3/3頁)
章節報錯
趙盼兒沉默片刻,看不出有什麼表情,淡淡說道:“引章今日與沈官人約好,乘船遊湖去了...”
“沈官人?遊湖?”
...............................................................
“那個是...沈如琢?”
景湖,畫舫。
張好好聽到遠處傳來一曲頗為熟悉的琵琶樂,眼底閃過一絲疑惑之色,從池衙內懷裡站起身來,走到窗邊向外看去。
遠遠看去,另一艘畫舫從湖畔緩緩駛來,畫舫二樓頂部的甲板上,宋引章抱著琵琶似乎在與另外一個文人裝扮的年輕男子彈奏。
琵琶曲中隱隱透出堅毅決然的拒絕之意,而那位男子同樣聽出對方曲意中的疏遠意味,取出一隻橫笛準備以音合奏,卻見宋引章按下琴絃,停止了彈奏。
“我說剛才怎麼湖上老有聲音吵得慌啊,原來是那個趙盼兒身邊的宋....宋什麼來著?”池衙內湊到旁邊看了一眼,面露喜色,合掌連道三聲‘好’。
“呦~!沈如琢瞧上她啦?好!好!好!!”
“好什麼好,我得去告訴趙盼兒一聲,像沈如琢這樣的多情種子,可不是引章這種小娘子能對付得了的。”張好好白了池衙內一眼,憂心忡忡的看向對面畫舫道。
“嘿嘿,你懂什麼?這叫惡人自有天收,嘿嘿,趙盼兒,等到你這引章妹子生不如死,我再來慢慢瞧你的好戲。”池衙內幸災樂禍的嘿嘿直笑,回頭瞪向張好好道,“我警告你啊,不許去!別的事我都可以由著你,就這件不行!不許洩密,要不然我就不跟你好了!”
張好好本就對宋引章頗有好感,再加上蕭相大壽之日越來越近,她還指望著能和宋引章在蕭相壽辰當天,登臺合作一曲,於情於理她都不願宋引章陷入沈如琢這個泥沼深淵。
只是,池衙內紈絝任性,心性如同小孩一般,只能哄著不能逆,張好好稍作思忖,轉而道,“你只記得她是趙盼兒朋友,難道就忘了她也是司藤小姐朋友了嗎?”
張好好神色幽幽道,“司藤小姐當初傳授你蹴鞠奧秘,你挑釁趙盼兒,她還不計前嫌的幫你出頭,如今她朋友被毒蛇盯上,眼看就要掉進火炕,你卻在旁幸災樂禍,實在太不講義氣了。”
“我不講義氣?”池衙內孩童心性,一聽急了,憋著嘴委屈道,“‘高人’是幫我應了戰,可也當著我一票小弟的面,把我塞進球洞了呀!一來一回,扯平了。”
張好好見他還在賭氣,挽住池衙內的胳膊,分析道,“對呀,就是因為扯平了,你救下她的朋友,她不就欠了你一個大~人情嗎?到時,你就可以拜高人為師,讓她教你那種嗖嗖嗖~的蹴鞠啦?”
張好好伸手在池衙內面前‘嗖嗖~’比劃,池衙內眼前一亮,不禁有些意動。
礙於面子,池衙內輕咳一聲,嘟囔道:“這個宋引章也真是的,城裡有名的衙內誰不知道沈如琢的‘大名’,她幹嘛要和這種人混在一起。”
張好好給他遞去臺階,應和道:“是啊,我們教坊有好幾個妹妹都被這個渣滓糟蹋過,引章怎麼也不提前打聽打聽呢?”
池衙內不屑的笑了笑,“趙盼兒不過外地來的鄉野村婦,人生地不熟的,能在京城開家茶坊已經屬實不易了,連個地頭蛇都不認識,就算打聽又能找什麼人打聽呢?”
................................................
“阿嚏~”
在和趙盼兒表述真情的顧千帆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
(《西廂記》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公元1295~1307年。)
(另外:關於沈如琢的人品,五筆已經儘可能的幫顧千帆圓場了.....)
(原劇張好好、池衙內都知道這是個人渣,偏偏顧千帆‘調查’過後給他發了金水。
看來這個沈家厲害啊!居然可以瞞過間諜組織皇城司,將沈如琢的檔案洗白......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把知情人張好好和池衙內一併解決了,整個京城就只有這兩個人知道沈如琢的真面目,以瞞過‘活閻王顧千帆’的手段解決掉這兩個人,應該不難吧?)
7017k